《生命的壯歌》閱讀答案:為了方便同學們學習,提高同學們的學習效率,下面精心為同學們整理了《生命的壯歌》閱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同學們的學習能有所幫助。
一個大雨傾盆的上午,在巫溪,年僅二十五歲的鄧有平老師,離我們而去了。
記得那時漁沙初中點奇缺老師,鄧有平主動要求擔任畢業班英語、物理、化學三門主課的教學,日復一日超負荷地工作。憑著春蠶吐絲般的愛,憑著獻身教育的熱血與勇氣,他硬是把所任學科的學生成績排列到了全縣第一名。多年來默默無聞的山溝溝,終于飛出了一只只美麗的金鳳凰。
一九八九年四月,鄧有平在萬縣教育學院學習結束后,順便到醫院檢查右臂的一個硬塊,診斷結果,竟是癌癥。在醫生的再三勸導下,他去了重慶。就在住進醫院的當天,他在病床上給學校寫了一封長長的信。信中,他只簡單介紹了自己的病情,卻用大量篇幅談了對畢業班的復習建議,還請學校撬開他的寢室,拿出它臨走前擬好的物理和化學復習計劃,供代課老師參考。他早把生命置之度外,一心只想到事業、學生。
當鄧老師知道自己的癌癥已到晚期時,他毅然離開了醫院,用學生給他捐助的幾千元錢買了一批實驗器材和各種教學參考書,回到了他癡心奮斗的學校。由于體力衰弱,也為了不讓學生看到他的模樣傷心,造成心理負擔,他忍痛辭去了三門課的教學,干起了實驗員工作。在實驗室里,他一蹲就是一天,原先雜亂無章、滿是蛛網灰塵的實驗室,變得窗明幾凈、井然有序了。他還修好了大批實驗器材。常常,他一邊煎藥,一邊修儀器,有時藥熬糊了他才發現。一臺沉睡了三年的手搖發電機,這可是學校最值錢的家當啊,他整整修了三天。望著修好的發電機,鄧老師心頭掠過一絲遺憾。他想,要是我的病也像這發電機一樣,那該多好啊!我又可以回到那魂牽夢繞的三尺講臺,給學生上課了。然而,人雖有情病魔無情,這位生命不息、耕耘不止的老師終于倒下了。這,就是我們的老師啊!
人們不會忘記,鄧有平,以他平凡中寓偉大的行動,譜寫了一曲生命的壯歌。人們不會忘記這一天,一九九一年七月九日。
閱讀題:
1.歸納第四自然段的段意:
2.從第三、四兩個自然段中,用“ ”各畫出一個集中反映鄧有平精神的句子。
3.用“________”從第四自然段中畫出聯想的句子。
4.理解詞、句。
(1)“他早把生命置之度外。”“置之度外”的意思是:
(2)“鄧有平,以他平凡中寓偉大的行動,譜寫了一曲生命的壯歌。”這句話的含義是:
5.文章把鄧有平去世的時間放在結尾寫,作用是:
參考答案:
1.寫鄧老師病已到了癌癥晚期依然離開醫院在實驗室里做了大量的工作。
2.“信中……供代課老師參考。”“在實驗室……井然有序。”
3.“他想,要是我的病也像這發電機一樣……給學生上課了。”
4.(1)根本不把它掛在心上 鄧老師雖患癌癥,但他一心想到的是教育事業,默默地耕耘直到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他的高貴品質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5.讓人們永遠難忘這兒一天。起強調作用。
《生命的壯歌》,由整理,供大家參考學習,更多精彩內容盡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chuzhong/193360.html
相關閱讀:《秋韻》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