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為復習課,需1課時講授;本堂課主要是引導學生回顧這章所學知識,平行投影及中心投影、視點、盲區、三視圖等等基礎概念,再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其應用,最后通過共同對典型例題的探討和研究,抓其規律、方法進行總結,為知識的應用打下基礎。
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實例明確中心投影與平行投影的含義及其簡單應用;初步進行投影之間的相互轉化;
通過實例掌握視點、視線、盲區的含義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能夠判斷簡單物體的三種視圖;
會畫圓柱、圓錐、球的三種視圖。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具體活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進一步增強動手操作能力;
通過學習和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對視圖與投影學習的好奇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章,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通過實例來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中心投影與平行投影的簡單應用;畫三視圖。
教學難點:
通過對中心投影與平行投影的認識進行物體與投影之間的相互轉化等;通過畫三視圖來實現幾何體與三種視圖的相互轉化。
教學方法:
講授法。
教學媒體:
黑板、粉筆。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Ⅰ.知識回顧
師:同學們,回顧一下投影與視圖這章我們都學了哪些知識呢?
生甲:平行投影與中心投影,其中還有正投影。
生乙:還有三視圖,以及如何畫三視圖。
生丙:視點、視線和盲區;還有幾何體的張開圖及其應用。
:通過提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思考,并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簡單的問題可以讓中下等的學生回答,以示鼓勵。
師:同學們回答的很好也很全面,現在我們就來總結這章我們所學的重要知識:(板書)
1.投影的分類:平行投影、中心投影
(1)平行投影:由平行光線(如太陽光線)所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
(2)中心投影:光線由一點(如手電筒、臺燈等)發出形成的投影。
2.視覺現象(如圖)
(1)視點:眼睛的位置為視點。
(2)視線:由視點發出的線稱為視線。
(3)盲區:看不到的區域稱為盲區。
與中心投影類似,如果眼睛看作是投影中心,視線看作光線,則盲區可看作是某障礙物在某一平面上的投影。
3.三視圖包括:主視圖、左視圖和俯視圖。
Ⅱ.知識應用
師:上面我們總結了本章的重要知識點,我們不僅要掌握基礎知識的含義,還要加強對知識的應用,從中總結方法及其規律。
本章的主要類型可分為兩大類:(1)對三視圖畫法的考察;(2)對平行投影與中心投影的考察。
例1:一個物體的主視圖如圖,(1)說出物體的可能形狀。(2)畫出它的三視圖。
分析:一般情況下,一個視圖不能確定物體的空間圖形,本題應緊緊抓住物體的主視圖,善于聯想,合理分析,把握符合題意的各種可能性,構造物體框架,從而畫出三視圖。
解:(1)該物體可能為圓錐。
(2)圓錐的三視圖如圖:
:掌握常見幾何體的三視圖,對于這類問題可迎刃而解,另外本題答案不唯一,如可能是三棱錐。
例2:如下圖是什么物體的三視圖,你能畫出這個立體圖形的草圖嗎?
分析:由三個視圖,可推斷此幾何體應為棱臺。
解:此圖形應為下圖所示圖形。
:多方面考慮問題是能否靈活運用知識的表現,太陽光與燈光下的形成影子的道理并不難,但結合不同的情境就要從全方位來考慮問題。
板書設計:
小結與復習
一、知識回顧 二、例題
1. 例1
2. 例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chusan/74595.html
相關閱讀:中考第一輪復習平面圖形及位置關系學案、鞏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