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學習至關重要,廣大小學生朋友們一定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以下是化學網初中頻道為大家提供的化學練習試卷,供大家復習時使用!
第一部分選擇題
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共2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下列過程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蘋果腐爛 B.濕衣晾干 C.石蠟熔化 D.辣椒剁碎
2.能供給呼吸的氣體是
A.氧氣 B.氮氣 C.稀有氣體 D.二氧化碳
3. 決定元素種類的是
A.質子數 B.電子數 C.中子數 D.最外層電子數
4.下列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A.O2 B.H2O C.KMnO4 D.CaCO3
5.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A.滴管的使用 B.檢查裝置氣密性 C.稀釋濃硫酸 D.蒸發食鹽水
6.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質的是
A.西瓜 B.鯽魚 C.花生油 D.馬鈴薯
7.下列圖標中,表示禁止煙火的是
A B C D
8.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的是
A.木炭B.紅磷C.蠟燭D.甲烷
9.下列金屬中,金屬活動性最強的是
A.鋅 B.鐵 C.銅 D.銀
10.一種氟原子的原子核內有9個質子和10個中子,該原子的核電荷數為
A.7B.9C.10D.19
11.下列數據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其中呈堿性的是
pH3.5 ~4.52.9 ~3.36.3~6.67.6~8.0
食物A .葡萄汁B.蘋果汁C .牛奶D.雞蛋清
12.下列方法能鑒別氧氣和空氣的是
A.聞氣味 B.將集氣瓶倒扣在水中
C.觀察顏色 D.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
13.下列物質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牛奶C.食鹽D.植物油
14.碘酸鈣[Ca(IO3)2]可用于補碘劑,其中碘(I)元素的化合價為
A.+4 B.+5 C.+6 D. +7
15.尿素[CO(NH2)2]是一種化肥,它屬于
A.磷肥 B.氮肥 C.鉀肥 D.復合肥
16.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冰融化成水,說明分子種類發生改變
B.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說明分子可以再分
C.酒香不怕巷子深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D.壓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重新鼓起是因為分子體積增大
17.右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圖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氫原子。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丙是O2
B.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C.反應前后,分子、原子種類均不變
D.反應中,甲、乙、丙三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2:2:1
18.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t1℃時,a、b溶解度相等
B.t2℃時,a、b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ab
C.將t2℃時的a、b飽和溶液降溫至t1℃,兩種溶液一定都是飽和溶液
D.t2℃時,取等質量a、b的飽和溶液,分別蒸發等質量水后恢復至t2℃,
析出溶質的質量ab
19.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關系的是
A.用一定量的雙氧水制取氧氣 B.加熱一定量高錳酸鉀固體產生氧氣
C.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鈣 D.向一定量的硝酸銀溶液中插入銅絲
20.通過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能得出相應結論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現象結論
A向收集滿CO2的軟塑料瓶中加入約1/3體積的水,旋緊瓶蓋,振蕩塑料瓶變癟CO2能與水反應
B點燃從導管放出的某氣體,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燒杯燒杯內壁有無色液滴產生被點燃的氣體是CH4
C50℃時,將34gKCl固體加入100g蒸餾水中完全溶解50℃時,KCl的溶解度為34g
D將白磷浸沒在熱水中,再向熱水中的白磷通氧氣通氧氣前白磷不燃燒,通氧氣后白磷燃燒氧氣是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生活現象解釋】(共7各小題,共21分)
21.(2分)化學與材料。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填字母序號,下同) ,
(2) 屬于金屬材料的是______。
A.青花瓷盤 B.純棉毛巾 C.滌綸運動衣 D. 青銅古劍
22.(3分)化學與健康。
APEC會議的晚宴上有一道傳統小吃豌豆黃,根據表格中的信息回答以下問題。
品名豌豆黃
主要原料豌豆
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糖類、 鈉、鈣、鉀、鎂、鐵等元素
(1)豌豆黃中主要含有蛋白質、_________和________三類營養素。
(2)豌豆黃中含有鈣元素。人體缺鈣常會引起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 貧血癥 B. 佝僂病 C. 甲狀腺腫大 D. 骨質疏松
23.(4分)化學與能源。
(1)化石能源包括煤、_______和天然氣。隨著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斷增長,人類正在開發和利
用的新能源有潮汐能、核能、_____等。
(2)二甲醚(CH3OCH3)是一種可作為柴油替代資源的清潔燃料,二甲醚中含有________種元素,
其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
24.(2分)化學與環境。
(1)下列做法會造成水體污染的有_________(填字母序號,下同)。
A.工業廢水直接排放 B.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后排放
C.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農藥
(2)低碳是一種生活理念,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___。
A.節約紙張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節約技術和節能產品 D.盡量乘坐公交車
25.(4分)廚房中的化學。
(1)發酵粉中的主要成分為小蘇打,其化學式為_______。
(2)氯化鈉是重要的調味品,它由 (填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
(3)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可以采取 的滅火方法。
(4)利用廚房中的 可以溶解水壺中的水垢(主要成分為CaCO3和Mg(OH)2)。
26.(3分)人類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水,水是最常見的液體。
(1)下列溶液中,以水為溶劑的是__________(填數字序號)。
①生理鹽水 ②醫用碘酒 ③硫酸銅溶液
(2)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_區分硬水和軟水。
(3)將渾濁的河水用右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凈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過濾和 _______。
27.(3分)鐵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金屬。
(1)生鐵是常用的合金,生鐵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鐵塊可以鑄成鐵鍋,是利用了鐵的_________性。
(3)鐵制品與 接觸易生銹。
【科普閱讀理解】(共1個小題,共5分)
28.(5分)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1807年,科學家首次利用電解氫氧化鈉的方法制備金屬鈉,同時得到氧氣和水。1921年, 科學家通過電解熔融氯化鈉的方法制備金屬鈉同樣獲得成功。
金屬鈉用小刀切開外皮后,可以看到銀白色的金屬光澤,鈉的密度是0.97g/cm3。鈉跟氧氣在常溫下就能發生反應。將一小塊綠豆粒大小的鈉,放入滴加過幾滴酚酞試液的水中,可觀察到鈉浮在水面上,熔成閃亮的小球,在水面上來回游動,發出嘶嘶的響聲,溶液會變紅。收集反應后產生的氣體,經檢驗發現其具有可燃性。
金屬鈉可用于制造一種抗爆劑四乙基鉛((C2H5)4Pb),它能降低汽油的爆震性,減少發動機產生的噪音。四乙基鉛通常是使氯乙烷(C2H5Cl)跟金屬鈉和鉛的合金一起反應而制成的。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鈉的物理性質 (答出一點即可)。
(2)鈉的用途 。
(3)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電解氫氧化鈉和電解熔融氯化鈉的原理相同,他們都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反應。
(5)實驗室中的金屬鈉通常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鈉是金屬 B.鈉能與氧氣反應
C.鈉能與水反應 D.鈉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0.8g/cm3)大
【生產實際分析】(共1個小題,共5分)
29.(5分)電子工業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蝕覆蓋有一薄層銅的絕緣板,制成印刷電路板。人們為了從廢腐蝕液(含有CuCl2 、FeCl2 和FeCl3)中回收銅,并重新得到FeCl3溶液,設計如下實驗流程。
已知:2FeCl3 + Fe = 3FeCl2
(1)操作②、④的名稱是_______。
(2)上述流程中,X的化學式為 __ ,濾渣中所含的物質是_______,步驟③中有關反應的化
學方程式為 _______。
(3)Z為氯氣,第⑥步發生的反應為化合反應,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物質組成和變化分析】(共1個小題,共5分)
30.(5分)下列字母A~F表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由氫、碳、氧、氯、鈉、鈣、鐵中的一
種或幾種元素組成,其中D、E、F均由三種元素組成。
(1)A能進行光合作用,被稱為氣體肥料,A的化學式為 ________。
(2)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可與C發生反應,得到黃色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3)D可與B發生反應,但無明顯實驗現象,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4)E是補鈣劑和建筑材料中的主要成分。若向B和一定E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F溶液,看到有氣泡產生,產生氣泡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由F生成D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_________。
【基本實驗】(共3個小題,共10分)
31.(5 分)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儀器a 的名稱是_______。
(2)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_(填
字母序號,下同),收集裝置是______或E。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___ 。
32.(3分)根據下列裝置回答問題。
(1)甲圖中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_______。
(2)乙圖中觀察到_______,說明二氧化碳具有不能燃燒、_______的性質。
33.(2分)實驗室要配制50g 10%的氯化鈉溶液,其操作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1)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該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 (填數字序號)。
【實驗原理分析】(共1個小題,共5分)
34.(5分)某興趣小組利用下圖裝置(省略夾持儀器)探究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
【實驗步驟】
①將足量的氫氧化鈉濃溶液裝入分液漏斗中。
②打開止水夾K 1,待氫氧化鈉濃溶液完全進入廣口瓶之后立即關閉K1。
③待充分反應后,打開止水夾K2。
【實驗現象】
整個實驗過程中,觀察到注射器中的液體________,U型管中________,廣口瓶中的液體
出現渾濁。
【實驗解釋】
步驟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科學探究】(共1個小題,共5分)
35.(5分)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是生活中常見的兩種白色固體。同學們對鑒別這兩種物質非常感興趣,
進行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
1.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
10℃20℃30℃40℃
Na2CO312.5 g21.5 g39.7 g49.0 g
NaHCO38.1 g9.6 g11.1 g12.7 g
2.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化學性質(部分)的比較
性質Na2CO3NaHCO3性質比較
溶液的酸堿性堿性堿性相同條件下,Na2CO3溶液的堿性更強
熱穩定性穩定不穩定NaHCO3受熱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
與鹽酸反應反應反應均產生CO2,但NaHCO3與鹽酸的反應更加劇烈
【設計方案并實施】
實驗方案實驗現象及結論
方案一:___________若有白色固體剩余,樣品為碳酸氫鈉;否則為碳酸鈉。
方案二:分別將兩種白色固體溶于水制成5%的溶液,___________,將其與標準比色板對照。pH值大的為碳酸鈉溶液,pH值小的為碳酸氫鈉溶液。
方案三:分別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
熱,然后將產生的氣體通入石灰水中。____________
方案四:如下圖所示,分別將氣球中的固體粉末全部且同時倒入裝有過量鹽酸的試管中,觀察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反思】
通過上述實驗,我們知道根據物質的性質設計并進行
______實驗,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物質的性質。
【實際應用定量分析】(共1個小題,共4分)
36.(4分)據報道,在通入空氣并加熱的條件下,銅與稀硫酸反應轉化為硫酸銅。該反應的化學方
程式為:2Cu + 2H2SO4 + O2 2CuSO4 + 2H2O。用980g稀硫酸恰好能與80g含銅80%的廢料完全反應(假設雜質不參加反應,也不溶于水)。
求:(1)反應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銅的質量。
(2)若使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變為10%,需要加入水的質量。
參考答案
題號
答案AAABCBDBAB
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DCBBCCCDD
21.(1)C(2) D
22.(1)糖類 無機鹽(2)B和D 23. (1)石油地熱能 、太陽能等 (2)3 C:O=3:2
24.(1)A和D (2)B 25.(1)NaHCO3 (2)離子 (3)用鍋蓋蓋滅(4)食醋
26.(1)①和③(2)肥皂水(3)吸附 27.(1)混合物(2)延展性 (4)潮濕空氣(O2 和H2O)
28.(1)質地柔軟,銀白色有金屬光澤,鈉的密度是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答出一點
即可)(2)制造一種抗爆劑(3)2Na+2H2O 2NaOH + H2(4)分解(5)B、C、D
29.(1)過濾(2)Fe Fe 和Cu Fe + 2HCl === FeCl2 + H2(3)2FeCl2 + Cl2 === 2FeCl3
30.(1)CO2 (2)Fe2O3+6HCl 2FeCl3 +3H2O(3)HCl + NaOH NaCl+ H2O
(4)Na2CO3 + 2HCl 2NaCl +CO2+ H2OCa(OH)2+Na2CO3 ===CaCO3+2NaOH
31.(1)試管 (2)2KMn4 K2MnO4+MnO2+O2 A C (3)B
32.(1)防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2)蠟燭由下而上依次熄滅 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33.(1)攪拌,加快氯化鈉的溶解速度(2)③②④⑤①
34.實驗現象:注射器中:液體自動噴出或自動噴入U型管或進入U型管;U型管中:液體變紅,并有部分液體沿導管進入廣口瓶(有液體進入即給分) 實驗解釋: CO2+2NaOH Na2CO3+H2O
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廣口瓶中氣壓變小,流入瓶中的氫氧
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產生碳酸鈣白色沉淀 ,此時U型管右側氣壓也變小,使注射
器中液體自動噴出,酚酞溶液遇堿性氫氧化鈣溶液變為紅色。(此空2分)
實驗方案實驗現象及結論
方案一:20 ℃時,在100 g水中加入11 g該白色固體,充分溶解。(其他合理答案均給分
方案二:用玻璃棒分別蘸取少量待測液于pH試紙上,靜置,觀察現象。
若石灰水變渾濁,樣品為碳酸氫鈉,否則為碳酸鈉。
氣球脹大速度快且大的,原固體為碳酸氫鈉,否則為碳酸鈉。(其他合理表述均給分)
【實驗反思】對比36.硫酸銅溶液的質量= = 1600 g 加入水的質量= 1600g—160g—18g +(980g-98g)= 540g
這篇化學練習試卷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chusan/710151.html
相關閱讀:初三化學實驗氫氣的性質(一)檢驗氫氣的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