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光現象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能夠區別兩種不同類型的光源,知道白光的組成,了解紫外線和紅外線的存在和他們的特性及運用。
2.知道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能夠運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小孔成像,日食月食
3.理解平面鏡成像的主要特征,知道實象和虛像的區別會運用對稱法做出平面鏡中的像,了解平面鏡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了解平面鏡成像的原理,能夠區別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知識結構】
【重點難點及典型例題】
1、光源的辨別
正在收看節目的電視熒屏,正在放映的電影影幕、月亮、恒星、燒紅的鐵塊
2、光的三原色及光的色散實驗
例.1、用放大鏡看正在工作的彩色電視機,可以看到 三色。如圖所示,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圖,圖中區域1應標 色,區域2應標 色。
例2.在沒有其他光照情況下,舞臺追光燈發出的綠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紅裙子的演員身上,觀眾看到她是( )
A.全身呈綠色 B.上衣呈綠色,裙子不變色
C.上衣呈綠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綠色,裙子呈黑色
3、舉例說明光具有能量
例.植物光合作用將 能轉化為 能,太陽能發電站將 能轉化為 能。若用放大鏡在烈日下照射一根火柴頭,一會兒,火柴頭燃燒起來,則這里 能轉化為 能。
4、光的直線轉播
(1)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相關現象及應用
日食月食,影子的產生,瞄準射擊、列隊等
例 1、晚上,小明同學在街道上行走經過一盞路燈,路燈下小明影子的長短會發生變化,其變化情況是 。
例2.2004年6 月8日下午13時左右在南通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觀.“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從太陽面上移過的現象,它的產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圖為發生“金星凌日”現象時的示意圖,金星的位置在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小孔成象的探究
例1.小明同學根據課本中的“試一試”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實驗。
(1)請在圖12中作出蠟燭AB的像A'B'
(2)小明發現蠟燭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離小孔越遠,像就越大。他測出了不同距離
時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像的高度h/cm1.02.03.04.05.0
像到小孔的距離
s/cm2.04.06.08.010.0
請你根據表中的數據在圖13坐標中畫出h與s的關系圖像
(3)從圖像中可以看出h與s的關系為: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知道樹蔭下的圓形光斑就是太陽通過樹葉間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測出了光斑的直徑為7.0cm,光斑到小孔的距離為7.5m,從書上查到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為1.5×1011m,由此可以估算出太陽的直徑為_____________m。
5、光的反射定律
(1)實驗探究
例1.在探究反射定律得實驗中,如圖,平面鏡M放在平板上,E、F是兩塊粘起來的硬紙板,可繞垂直于鏡面的接縫ON轉動,
(1)如圖甲,當E、F在同一平面時,讓入射光線AO沿紙板E射向鏡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線OB,量出∠BON ∠AON(選 “>”、“ =”、“ <” ),若AO向ON靠近,則OB ON。(選“靠近”或“遠離”), 多次實驗的目的是
(2)如圖乙,把半面紙板F向前或向后折,此時 看見反射光線(選“能”或“不能”),這個現象說明 。
例2.入射光線與鏡面夾角為30°,則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 度.當入射光線向法線偏轉 度時,反射角變為40°
(2)作圖
例1.小明要用平面鏡將一束太陽光反射到豎井中,請在圖上做出平面鏡的位置,并標出鏡面與水平面夾角的度數.
(3)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例1.雨后的夜晚,路面有些積水,甲、乙兩同學在較暗的月光下,在路上相向而行,甲同學看到的現象是水面比路面亮,而乙同學看到的現象是怎樣的?請用你學過的物理知識進行解釋。
(4)光路的可逆性
例1.如圖,M、N兩平面鏡互相垂直,組成了一個角反射器,光線AO經兩個平面鏡反射后,沿與AO平行的方向“反向射回”,若入射光線AO不動,將反射器沿逆時針方向轉動,則反射光線O′B將 ( )
A.不發生偏轉
B.沿逆時針方向偏轉
C.沿順時針方向偏轉
D.無法判斷是否發生偏轉
6、平面鏡成像
(1)實驗探究
例1.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某同學利用一塊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如圖是這位同學做完實驗后在白紙上留下的記錄,其中MN是他實驗時畫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兩次實驗中點燃的蠟燭所在的位置,A、B分別是他找到的蠟燭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什么?
(3)根據該同學在白紙上留下的實驗記錄,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的結論?為什么?
例2.如圖所示,小明在研究平面鏡成像時,在水平桌面上將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薄玻璃板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樣大小未點燃的蠟燭放在它的后方的桌面上并移動,使它跟點燃的蠟燭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操作中小明在桌面上無論怎樣調整后方的蠟燭,都不能與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他經過調整后,找到了像的位置,發現像到鏡面的距離和點燃的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 ,用白紙放在像位置時,在白紙上沒有蠟燭的像,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 像。
(2)作圖
例1.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下左圖中作出三角形ABC
例2.如圖所示,S為一個點光源,P為平面鏡前的某一點,試畫出由S發出的光線被平面鏡反射后,經過P 點的光路圖
(3)平面鏡成像規律的運用
1、實像還是虛像
例1.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情況如圖所示,圖中A是__________(選填器材名稱),放在“燭焰”上的手指________.被燒痛(選填“會”或“不會”)
2、等距性
例2.人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3 m處,他在鏡中的像距平面鏡為 m;人若以
0.5 m/s的速度向平面鏡靠近,則像相對于人的速度為 rn/s.
3、等大性
例3.小明和母親一起到商店買服裝,他在平面鏡前0.4m處試穿衣服,則在鏡中的像離他
m,當他逐漸遠離平面鏡時,他在鏡中像的高度將 (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
4、對稱性
例4.如圖所示,張華家的小貓在平面鏡前欣賞自己的全身像,此時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應是圖中的 ( )
課后提升:
一.填空題
1.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 傳播.在我國古代《墨經》中記載著世界上最早的 實驗.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m/s.太陽與地球相距1.5×1011米,則太陽光傳到地球需 秒.
2.當入射光線跟鏡面的夾角是30°時,反射角的大小是 ,要想使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的夾角成80°,入射角的大小應是 .
3.能夠從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光在物體表面發生 的緣故.這時,每一條反射光線都 (選填“遵循”或“不遵循”)反射定律.
4.下面兩個圖都是時鐘在平面鏡中成的像,它們的實際時間是甲: ;乙: .
甲: 乙:
5.一個人立于平面鏡前2米處,此人在鏡里成的像是 的像.人與像之間的距離是 米.
6.在某飯店的一個長方形房間里,為了使客人感覺室內寬敞,主人在一面墻上裝一個與墻等大的平面鏡,這是利用了 原理達到這一目的的,這樣一來可使人感覺房間的大小是原來的 倍.
7.皮鞋穿舊后表面很灰暗,這是 反射;而擦上鞋油后又變得很光亮,這是 反射.
8.1997年3月9日,在我國的漠河地區出現了“日全食”現象,它說明了 ;如右圖表示在出現日全食時,地球.太陽.月球的相對位置,則圖中A是 ,B是 .
9.某人將手指緊貼在水銀鏡面上,發現鏡中手指的像距手指為6mm,那么該玻璃鏡的厚為 .
二.選擇題
10.如右圖,入射光AO與鏡面成30°夾角,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反射角是60°
B.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之間夾角為120°
C.入射光線AO與法線間夾角是60°
D.反射角是30°
11.關于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離平面鏡越遠,經平面鏡所成的像越小
B.平面鏡所成的像總是與物體等大
C.若像與物之間的距離增大20厘米,則物體要向平面鏡靠攏10厘米
D.平靜的水面相當于一個平面鏡,岸邊的景物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
12.電視機的遙控器可以發射一種不可見光,叫做紅外線,實現對電視機的控制.不把遙控器對準電視機,而是對準天花板的適當位置,也可以控制電視機,這是利用------( )
A.光的直線傳播 B.光路可逆性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13.如圖所示,在觀察平面鏡成像實驗中,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燭焰在玻璃后成的是虛像
B.若把點燃的蠟燭移近玻璃板,它的像變大
C.當點燃的蠟燭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也遠離玻璃板
D.燭焰的顏色和鏡中像的顏色是一樣的
14.小明的寫字臺上有一盞臺燈,晚上在燈前學習的時候,鋪在臺面上的玻璃“發出”刺眼的亮光,影響閱讀.在下面的解決方法中,最簡單、效果最好的是----------------( )
A.把臺燈改為吊燈 B.把臺燈放在正前方
C.把臺燈放在左臂外? D.把臺燈放在右臂外?
15.下列實例中,屬于光的色散現象的是---------------------------------( )
A.霓虹燈的燈光眼花繚亂 B.節日煙花五彩繽紛
C.公園里的花朵五顏六色 D.雨后天空的絢麗彩虹
16.如圖所示,A是太陽,B是月亮,如果地球在區域3內,則地球上的人看到的太陽是( )
17.如右圖,用自制針孔照相機觀察燭焰,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薄膜上出現燭焰的像是正立的
B.薄膜上燭焰的像可能是放大的
C.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后拉動內筒增加筒長,燭焰的像變大
D.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前推動內筒,燭焰的像更明亮
18.小春同學去眼鏡店配眼鏡,商家采用了如下方法給她檢查視力,請根據圖中的數據找出正確選項----------------( )
A、視力表的像距離平面鏡2.1米
B、小春距離她的像5米
C、視力表的像距離小春4.6米
D、小春的像距離視力表的像2.1米
三.作圖題
19.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下左圖中作出三角形ABC
20.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下右圖中的光路圖:
21. 完成A點到B點的光路圖
四.實驗與探究
22.晴朗的天氣,中午時我們可以在大樹底下看到各種形狀的光斑,其中屬于太陽的像的是 (選填“圓形”或“非圓形”)的,這些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 (選填“有關”或“無關”).如果此時發生日偏食,光斑形狀是 (選填“圓形”或“月牙形”).
23.如圖,水平桌面上斜放著一個平面鏡,桌面上有一個小球向鏡面滾去。要使平面鏡中小球的像鹽豎直方向下落,則鏡面與桌面間的夾角應為 。
24.小章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水平臺上,再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小心地移動蠟燭B,直到與蠟燭A的像重合,如圖所示.在此實驗中: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 關系;移去蠟燭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 接收到蠟燭A燭焰的像(選填“能”或“不能”);小章將蠟燭逐漸遠離玻璃板時,蠟燭所成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5.如圖所示,將易拉罐的主,部剪去 , 蒙主半透明紙,在罐底部開一個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實驗,觀察物體,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像與物上下顛倒,左右相反
B.物體做順時針轉動時,像做逆時針轉動
C.物體離得越遠,像就越小
D.在物體距小孔不變的情況下,半透明紙與小孔距離越大,像也越大
26.晚上臺燈下寫作業時,書桌上墊的玻璃會反射出刺眼的光,影響學習,請寫出兩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及每種方法所運用的原理。
(1)方法一:
原理是:
(2)方法二:
原理是:
27.小明同學想測出學校操場旗桿的高度,他設計了三種方案,如圖,請你任選其中一種方案,
(1)說明其運用的物理知識。
(2)利用同學們的實驗數據,計算出旗桿的高度。
28.在國際斯諾克大師賽中,“火箭”給我國選手丁俊輝做了個障礙球,如圖所示。試找出解決方案,做出解球路線。(用1號母球擊打2號目標球,忽略球的旋轉帶來的路線轉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chusan/65324.html
相關閱讀:2012年中考物理考點電功和電熱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