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守恒定律》設計
一、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
2、能用微粒觀點說明質量守恒的本質原因
3、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常見的化學反應中質量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學生的猜想,并用自己設計的實驗進行驗證,使學生會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
2、通過實驗、匯報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初步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能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探究,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實踐、樂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2、培養學生“物質是永恒存在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二、重點,難點
1、重點: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和應用
2、難點:質量守恒定律的形成過程以及微觀含義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情景設置,學生觀察:
讓學生回憶判斷化學反應的依據。演示一組實驗情景: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實驗。
觀察實驗現象,寫出反應的字表達式。
回答上述情景是發生的是化學變化
上爭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所知。
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提出問題
鼓勵同學們根據已有的化學知識和平時積累的生活經驗,對剛才舉出的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總質量與反應生成的各物質的總質量之間有無變化呢?
三、猜想與假設回答兩種可能:
1、有。
2、無。
調動了學生大膽質疑并闡明自己觀點,教師適時激勵評價,激發了學生的信心和勇氣。
四、制定方案
從討論的情況看,有三種不同意見,那么哪一種是正確的呢?我們不妨用實驗驗證。
演示實驗: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的測定。學生記錄實驗現象與實驗數據。
五、分析實驗數據,小組交流討論,得出結論
設問:分析數據,從實驗中得到了什么結論?
初步引入質量守恒定律,突出重點。堂上,在教師的組織下,學生根據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討論得出實驗結論:質量守恒定律。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
六、反思
質量守恒定律是否對所有的化學反應都適應呢?
實驗一:過氧化氫加二氧化錳粉末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實驗二:碳酸鈉與氯化鋇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引導學生對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與討論:通過實驗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繼續分組進行實驗,觀察、討論。
質量守恒定律 再次激發學生對定律的思索,以便使學生深入的體會知識,加深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七、解釋說明
為什么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會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呢?
教師先演示“過氧化氫制氧氣”動畫。提問:如果從微觀的角度觀察這一反應,哪些粒子沒有改變,哪些發生了改變呢?
教師適當點撥,突破難點。
學生觀看動畫、討論、歸納小結。
不變:原子種類
原子數目
原子質量
變:物質的種類、分子的種類通過師生問答等形式,使互動交流達到高潮,使問題得到逐步明晰和解決,使知識得到構建。在教師的指導下使學生感覺到知識的掌握不再是艱澀難懂的,而是充滿樂趣的探索過程。
八、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1、解釋一些化學現象:本討論
2、推斷某些物質的組成元素
3、推斷某些反應物或生成物的化學式。(見導學單習題) 培養學生引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時練習,鞏固掌握所學知識,進一步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九、布置作業:《分層導學》第一時 質量守恒定律P50~51內容。
4.5化學方程式(第一時) 班級:
《質量守恒定律》導學單 姓名:
一、學習目標:
1、通過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并進一步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
2、學會從微觀的角度認識質量守恒的本質原因
3、能應用質量守恒定律解決有關的化學問題
二、知識綱要:
三、“質量守恒定律”探究之旅:
實驗方案實驗步驟實驗數據
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氧氣+氫1、用托盤天平稱量反應前總質量;反應前
2、天平平衡后,取下裝置將氣球中的二氧化錳倒入錐形瓶中,觀察現象;實驗現象
3、將反應后的裝置放回托盤天平觀察是否平衡。反應后
碳酸鈉
+
氯化鋇
碳酸鋇
+
氯化鈉1、在一只錐形瓶中加入適量的碳酸鈉溶液,在一只小試管內加入適量的氯化鋇溶液,一起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重;反應前
2、取下錐形瓶,將兩種溶液混合到一起進行反應,觀察現象;實驗現象
3、然后放回托盤天平觀察是否平衡。反應后
實驗結論在 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就是 。
四、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
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是 的實質。從原子、分子的觀點看,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 分解成 , 重新組合成 的過程。在反應過程中,原子的 、 、 沒有發生改變。因此,在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 。
五、堂練習:
1、下列各項:①原子的數目;②分子的數目;③元素的種類;④物質的種類;⑤物質的分子個數;⑥各種原子的總數。在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變化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①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2、在A+B→C+D的反應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3克C和10克D,則B的質量是( )
A.18克 B.7克 C.8克 D. 6克
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2XY2+Y2=2Z,則X的化學式為( )
A.XY B.XY2 C.X2Y D.XY3
4、光合作用可簡單表示為H2O+CO2→淀粉+O2。由此判斷:淀粉中一定含有 元素,還可能含有 元素。
5、質量守恒定律可應用于( )
A、自然界中所有變化 B、主要是物理變化 C、主要是指化學變化 D、主要是能量變化
6、下列敘述完全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結成冰前后質量保持不變 B、用30g白糖和70g水配制100g糖水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mL
D、1.2g碳與3.2g氧氣恰好完全反應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7、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判斷,鐵絲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物的質量( 。
A、一定大于鐵絲的質量 B、一定小于鐵絲的質量
C、一定等于鐵絲的質量 D、不能確定
8、(肇慶中考2011)、燃煤發電廠利用反應2SO2+2CaCO3+X=2CaSO4+2CO2減少SO2的排放,其中X的化學式為( 。
A、O2 B、CO C、CO2 D、H2
9、(肇慶中考2007)在一密閉容器里放入四種物質,使其在一定條下充分反應,測得數據如下:
四種物質甲乙丙丁
反應前質量(g)251515
反應后質量(g)11未測122
則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未測值為3g
B、丙一定是催化劑
C、乙全部發生了反應
D、甲與乙反應的質量比為14:3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chusan/34842.html
相關閱讀:2012屆中考化學考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分析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