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考試說明及近幾年高考試卷分析可知,高考試卷的選題會越來越體現以能力立意為主這一點。但任何能力的體現都要以一定的知識為基礎。臨近考前,教與學都應回歸到基礎。經過多年的高考指導過程發現,學生在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上的易混、易錯之處有著共同的地方。現以問題形式小結如下:
1.植物、動物都有應激性和反射嗎?+
2.細胞中的遺傳物質是DNA,還是RNA?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還是RNA?
3.植物細胞中都有葉綠體嗎?
4.真核生物細胞中一定有細胞核、線粒體嗎?
5.原核細胞中無任何細胞器嗎?
6.真核細胞不能完成無相應細胞器的功能,但原核細胞則不一樣。例:藍藻無線粒體、葉綠體,為何還能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7.光學顯微鏡下能觀察到何種結構?
8.植物細胞在有絲分裂中期形成赤道板嗎?HD
9.“病毒、硝化細菌的細胞分裂方式為哪種?”的提法對嗎?
10.蛋白質的合成只是在間期嗎?
11.高分子化合物與高級磷酸化合物的區別是什么?
12.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是什么?
13.人體內的酶主要存在于細胞內還是消化道內?代謝的主要場所在哪里?
14.干種子、冬眠的動物是否進行代謝?
15.暗反應、細胞呼吸在光下是否進行?
16.植物的同化作用就是光合作用,異化作用等同于細胞呼吸嗎?
17.滲透作用概念中的“濃度”如何理解?動物細胞能否發生滲透作用、質壁分離?植物細胞都能發生質壁分離嗎?
來自轉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chusan/254024.html
相關閱讀:初三語文月考:對待學習漏洞 亡羊補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