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ikmau"><center id="ikmau"></center></ul>
  • <strike id="ikmau"></strike>
  • <ul id="ikmau"><sup id="ikmau"></sup></ul>
    <abbr id="ikmau"></abbr>
  • 人教版本九年級語文第6單元測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第六單元A卷

    班級姓名成績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下列詞句中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3分)

    A.皆次當行(háng)扶蘇以數(shuò)諫故

    B.是以先帝簡拔以遺(wèi)陛下又間(jiàn)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C.以頭搶(qiǎng)地耳因屏(bǐng)人曰

    D.孤不度(duó)德量力王侯將相寧(nìng)有種乎

    2.下列句子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A.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難道)B.失期法皆斬(法律,法令)

    C.公嘗聞天子之怒乎(曾經)D.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大概)

    3.下列各句節奏停頓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B.將軍/宜/枉駕顧之

    C.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D.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

    4.根據課文內容填空。(7分)

    ①《破陣子》中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概括地再現緊張激烈的戰斗場面的句子是,。

    ②宋代愛國詩人陸游有感于《出師表》中諸葛亮的耿耿忠心,寫下的熱情贊美的詩句是,。

    ③只恐雙溪舴艋舟,。

    ④了卻君王天下事,。!

    5.閱讀唐代嚴維的詩《丹陽送韋參軍》,選出分析不正確的一項。()(3分)

    丹陽國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A.作者在詩中用一“秋”字,主要是為了交代送別友人的季節。

    B.“江南”、“江北”在詩中有照應的作用,突出了江水的阻隔;“望”字傳達出思念之神態。

    C.第四句寫望中所見,給人以寂寞、空虛、孤獨的感覺,“水悠悠”暗含著無限的幽思。

    D.作者將對友人的真摯感情滲透在景物描寫之中,言有盡而意無窮。

    6.對《出塞》一詩分析不當的一項是()。(3分)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A.首句運用互文見義的寫法寫詩人由眼前的“明月”和“關”聯想到秦漢兩代曾經有力地抵御匈奴入侵的歷史

    B.二句寫外族入侵,戰士們因抵御外侮而長期不能歸家。

    C.三、四句借用飛將軍李陵的典故,對當時領兵遠征的主將進行了贊揚。

    D.這首詩的情緒悲壯而不凄涼,明暢而不淺露,慷慨而又含蓄,體現了王昌齡七言絕句所特有的風格。

    二、現代文閱讀(23分)

    差不多先生傳(老舍)

    你知道中國最有名的人是誰?

    提起此人,人人皆曉,處處聞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縣村人氏。你一定見過他,一定聽過別人談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掛在大家的口頭,因為他是中國全國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雙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兩只耳朵,但聽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對于氣味和口味都不很講究。他的腦子也不小,但他的記性卻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細密。

    他常常說:“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時候,他媽叫他去買紅糖,他買了白糖回來。他媽罵他,他搖搖頭說:“紅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嗎?”

    他在學堂的時候,先生問他:“直隸省的西邊是哪一省?”他說:“是陜西。”先生說:“錯了。是山西,不是陜西。”他說:“陜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嗎?”

    后來他在一個錢鋪里做伙計;他也會寫,也會算,只是總不會精細,十字常常寫成千字,千字常常寫成十字。掌柜的生氣了,常常罵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賠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嗎?”

    有一天。他為了一件要緊的事,要搭火車到上海去。他從從容容地走到火車站,遲了兩分鐘,火車已開走了。他白瞪著眼,望著遠遠的火車上的煤煙。搖搖頭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還差不多。可是火車公司未免太認真了。八點三十分開,同八點三十二分開,不是差不多嗎?”

    他一面說,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總不明白為什么火車不肯等他兩分鐘。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趕快叫家人去請東街的汪醫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時尋不著東街的汪大夫,卻把西街牛醫王大夫請來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尋錯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讓他試試看罷。”于是這位牛醫王大夫走近床前,用醫牛的法子給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點鐘,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嗚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時候,一口氣斷斷續續地說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認真呢?”他說完了這句格言,方才絕氣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稱贊差不多先生樣樣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說他一生不肯認真,不肯算賬,不肯計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給他取個死后的法號,叫他做圓通大師。

    他的名越傳越遠,越久越大。無數無數的人都學他的榜樣。于是人人都成了一個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國從此就成為一個懶人國了。

    7.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3分)

    相貌()錢鋪()王大夫()

    8.文中說差不多先生的記性不精明,思想也不很細密。請用自己的話把這些事例概括出來。(6分)

    9.差不多先生也常為“差不多”所害,請你把文章中所寫的這方面實例概括敘述出來。(3分)

    10.作者為什么說差不多先生“你一定見過他,一定聽過別人談起他”?(4分)

    11.細讀全文,你認為作者對“差不多”先生持何種態度?為什么要給他立傳?(4分)

    12.差不多先生認為什么事差不多就行,其思想根源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出來。(3分)

    三、文言文閱讀(22分)

    (一)(14分)

    〖甲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乙陳勝王凡六月。已為王,王陳。其故人嘗與傭耕者聞之,之陳,扣宮門曰:“吾欲見涉。”宮門令欲縛之。自辯數,乃置,不肯為通。陳王出,遮道而呼涉。陳王聞之,乃召見,載與俱歸。入宮,見殿屋帷帳,客曰:“顆頤!涉之為王沈沈者①!”……客出入愈益發舒②,言陳王故情。或說陳王曰:“客愚無知,顓③妄言,輕威。”陳王斬之。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

    注:①顆頤!涉之為王沈沈者:啊喲?陳涉做大王真闊氣啊!②舒:放縱③顓:同“專”

    13.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之”。(4分)

    ⑴輟耕之壟上()⑵悵恨久之()

    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⑷之陳()

    14.翻譯文中加線的兩句話。(4分)

    15.閱讀〖甲文,說說陳涉與傭者的這段對話主要說明了什么。(3分)

    16.閱讀〖乙文,簡析陳涉起義最終失敗的原因。(3分)

    (二)南轅北轍(8分)

    今者臣來,見人于太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

    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今者臣來(臣:我)

    B.方北面而持其駕(北面:向著北方,面向北方)

    C.我欲之楚(之:往,去)D.吾用多(用:用處)

    18.翻譯“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一句。(2分)

    譯文:。

    19.概括寫出這則寓言的寓意或給你的啟示。(不超過30字)(4分)

    四、寫作(35分)

    20.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作文。

    ①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一首“臨江仙”是小說《三國演義》的開篇詞。在這個單元里,我們認識了許多英雄人物,不管是草莽英雄陳勝,還是誓死衛國的唐雎;也不管是禮賢下士的劉備,還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上至王侯將相,下至平頭百姓都不乏英雄人物。雖然,時間的長河已淘洗了幾多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然而英雄的事跡,英雄的氣概卻還長駐你我心中。

    請你以“英雄”為話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題目自擬,文體不限。

    ②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芊芊蘆葦,觸動了文人的心靈;巍巍“神舟”,觸動了國人的心靈;眷眷親情,觸動了游子的心靈;殷殷師恩,觸動了學子的心靈……同學們,相信五彩斑斕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會有許多觸動你心靈的人或事吧?

    請以“,觸動了我的心靈”為題,寫一篇文章。字數不少于550。

    第六單元B卷

    班級姓名成績

    一、積累與運用(17分)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4分)

    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休?降于天()先主遂詣亮()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①輟耕之壟上()②會天大雨()

    ③寡人諭矣()④引喻失義()

    3.填空。(5分)

    ①,載不動許多愁。

    ②《陳涉世家》一文中陳勝、吳廣“魚腹藏書”,“篝火狐鳴”的目的是;為突出起義的正義性,采取的辦法是。

    ③《諸葛亮集》中有這樣的話:“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這與《出師表》中的“,”兩句意思一致。

    4.問題探究。(4分)

    《陳涉世家》一文中的“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一句,查中華版《二十四史》是這樣斷句的:“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比較一下,你認為哪一種斷句更好?為什么?

    二、現代文閱讀(13分)

    走是燈籠(劉金生)

    總也忘不了小時候的那次經歷。

    離開姑媽家的時候還是響晴毒日的,走了不到半路突然下起雨來。開始還不覺什么,等雨大了才知道情況的嚴重。

    路邊全是莊稼地,沒有人家,連一棵樹都沒有,避雨,是妄想。腳下的土路變成了泥路,每向前邁一步都得做出一個奮力拔腿的姿勢。雖然是夏天,雨水澆在身上還是涼涼的,接著就是從心里往外冷。天變暗了,路上沒有行人——也許有行人看不見,臉上流著的雨水和眼前的雨幕使我只能看清腳下的一小片地方。還有六七華里的路程。當時的我還只是個身小力薄、剛滿13歲的孩子!

    我又冷又怕。我想回姑媽家,但想到經過努力才換來的行程再用同樣的努力倒回去,我實在不甘心。我想停下來。忽然想起爺爺說過的話:“等是窟窿。”我不知道爺爺說的“窟窿”指的是什么,我甚至記不清爺爺是不是這么說的,我只知道,此時的我如果等,所面臨的就是窟窿——我將墜入困苦的深淵!“等是窟窿”這句即時得來的警語,在我的幾乎空白的大腦里竟成了惟一的意念。它警示我,不論多么艱難,也不能停下向前的腳步。

    記不清摔了多少跤,也記不清是怎么回的家,但在雨中跋涉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等是窟窿”這句話,已經和這個情景凝為一體,成為一條活生生的哲理融進我的生命。它讓我明白,不論是順利的時候還是不順利的時候,都不能消極地等待,更不能自甘墮落,都要用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

    不“等”的經歷多了,再回顧當年的情景,在“等是窟窿”之上又多了一層人生的感悟:走是燈籠。是的,當年在雨中的“走”是燈籠,后來所有的決不消沉的“走”也是燈籠。這燈籠就是在朦朧或昏暗中亮在我眼前的希望。

    5.文中說“等雨大了才知道情況的嚴重”,有哪些嚴重的情況?請簡要作答。(3分)

    6.“我”在又冷又怕的時候,有過哪些想法?(3分)

    7.怎樣理解“等是窟窿”這句話?(3分)

    8.標題“走是燈籠”采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這個標題有什么深刻含義?(4分)

    三、文言文閱讀(40分)

    (一)(10分)

    昔吳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軍歟?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

    【注釋】①吳起:戰國時著名的軍事家。②俟:等待。

    9.解釋下面加點詞的含義。(4分)

    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②故人來,方與之食()

    ③恐其自食其言也()④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

    10.下列“之”的用法與另三個不同的一項是()。(2分)

    A.起不食待之。B.故人來,方與之食。

    C.將軍豈愿見之乎?D.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11.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

    12.你認為這個小故事中的吳起在為人處事上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是什么?(2分)

    (二)多多益善①(12分)

    上②嘗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③。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注釋】①選自《史記·淮陰侯列傳》。②上:指漢高祖劉邦。③差(cī):高低。

    1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①上嘗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

    ②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

    ③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

    14.下列加點詞語的古今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

    A.上嘗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B.如我能將幾何?

    C.陛下不過能將十萬。D.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

    15.找出文中的兩個通假字并加以解釋。(2分)

    (1)通義:

    (2)通義:

    16.翻譯下列句子。(2分)

    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17.不善“將兵”的劉邦最終擒獲了善“將兵”的韓信,為什么?(2分)

    (三)(18分)

    〖甲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篤,召亮于成都,屬以后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后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巨細,咸決于亮。南中諸郡,并皆叛亂,亮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為與國。

    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五年,率諸軍北駐漢中,臨發,上疏曰:“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乙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選自《三國志·諸葛亮傳》

    18.比較閱讀兩文后,回答下面的問題。(4分)

    ①甲文中的主要事件可用乙文中的“”這句話來概括。

    ②“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為與國”,體現了諸葛亮一貫的外交政策,《隆中對》中有一句話可以為證:。

    ③甲文中的“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的史實,乙文中是這樣表達的:。

    ④“寄臣以大事”、“必能安國,終定大事”,兩文中的所謂“大事”指的是。(用乙文原句回答)

    19.根據上下文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實詞。(6分)

    ①召亮于成都,屬以后事()②臣敢竭股肱之力()

    ③以俟大舉()④夙夜憂嘆()

    ⑤當獎率三軍()⑥庶竭駑鈍()

    20.下列加點的詞用法意義不相同的一組是()。(2分)

    咸決于亮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此臣所以報先帝

    咸來問訊悉以咨之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21.翻譯句子。(2分)

    政事無巨細,咸決于亮。

    譯文

    22.問題探究。(4分)

    ①所選的兩段文章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體現了諸葛亮的一片赤忱忠心。你認為選文中的哪些話最能體現他對劉備劉禪父子的忠心?

    ②有人認為,諸葛亮的“忠”相當狹隘,是一種愚忠,并不值得盲目推崇。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四、寫作(3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們學習過的許多課文都表達著、表現著作者對“美好”的“感受”。春的溫馨,夏的熱烈,秋的成熟,冬的純潔;白楊的力爭上游,紫藤的萬花燦爛,鶴群的團隊精神,斑羚的飛渡壯舉;三峽的奇麗,石潭的清幽,西湖的朝煙夕嵐,滿井的山光水色;魯迅心中的藤野,冰心筆下的紙船,萊蒙托夫的孤帆,瑪麗·居里的信念;張曉風的敬畏生命,畢淑敏的提醒幸福,白求恩的高尚純粹,鄧稼先的忠誠奉獻……這一切都融入了我們成長的歷程。

    現在,請以“感受美好”為話題,寫一篇作文,也讓我們來表達對“美好”的“感受”吧。

    要求:注意融入自己的生活體驗,自選內容,自擬文題,字數不少于550。

    第六單元A卷答案

    一、1.C2.B3.D4.①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②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③載不動許多愁④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5.A(提示:表面上“秋”是寫時令,實際上是表達了當時作者的情緒,作者巧妙地運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說明“愁”,從而表達出作者的千種離情,萬般愁緒。)6.C(提示:三、四句是借用飛將軍李廣的典故,對當時領兵遠征的主將進行了批評。)

    二、7.xiàng;pù;dài8.①把糖買錯;②把省份搞錯;③記賬不分十、千;④搭火車遲到;⑤請牛醫生治病;⑥認為活與死差不多9.上題中④⑤10.因為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人很多11.諷刺、批判;告誡后人差不多的危害12.“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三、(一)13.⑴去;往⑵助詞,無義⑶結構助詞相當“的”字⑷去,到14.⑴假如有一日我們做官發財了,可不要忘記了我們窮哥們;⑵客人在宮里進進出出,越來越放縱,常常談論陳涉貧困的故事。15.說明陳涉青年時期的偉大抱負。16.陳涉違背了當初“茍富貴,無相忘”的諾言,背棄原來兄弟,喪失人心,所以失敗。

    (二)17.D(提示:“用”是“物資”、“財物”之意)18.即使馬好,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19.示例:(做事)方向錯了,條件越好,結果越糟。

    四、20.略

    第六單元B卷答案

    一、1.shuò;jiàng;jìn;yì2.①停止;②適逢,恰巧遇到;③明白,懂得;④適宜、恰當3.①只恐雙溪舴艨舟②先威眾耳;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③陟罰臧否,不宜異同4.后者較好。把“九百人”三字連下讀,說明大澤鄉的九百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九百人”三字屬上,可以理解為當時只征發九百人到漁陽去而已。

    二、5.無處避雨;路難走;天氣冷;天變暗;路程遠;年紀小。6.想回姑媽家,但不甘心;想停下來,但忽然想起爺爺說過的話。7.不能消極地等待,更不能自甘墮落。要用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否則將墜入困苦的深淵。8.比喻。燈籠是朦朧或昏暗中亮在行人面前的希望,當人陷入困境的時候,只有不停地“走”下去,才會給你帶來希望。

    三、(一)9.①使,派;②才;③自己,指吳起;④誠信,講信用10.D11.老朋友到了傍晚還不來,吳起沒有吃飯等他(來)12.誠實守信

    (二)13.①曾經;②被;③帶領;將官、將軍14.C(其他詞的古義是:A.在閑暇時;B.多少;D.……的原因)15.①“不”通“否”,否定副詞。②“禽”通“擒”,擒拿,活捉。16.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們努力所能達到的。17.韓信善“將兵”卻不善“將將”,而劉邦不善“將兵”卻善于“將將”。“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三)18.①臨崩寄臣以大事;②外結好孫權;③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④攘除*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19.①通“囑”,囑托;②輔佐;③等待;④早;⑤鼓勵,勉勵;⑥平庸的才能20.C21.政事不論大小,都由諸葛亮處理裁決。22.〖甲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乙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chusan/1215474.html

    相關閱讀:人教版初三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語文家庭作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最新|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在线成人精品国产区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 国产最新进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日本Aⅴ大伊香蕉精品视频| 午夜影视日本亚洲欧洲精品一区|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香蕉| 国产精品第一区第27页|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 日本内射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精品不卡| 国产精品小黄鸭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高清片|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国内精品视频九九九九|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香蕉| 成人国产精品动漫欧美一区| 国产91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九九九| 国产精品 猎奇 另类视频| 国产精品二区观看| 国产精品青草视频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