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
模擬卷 生物(大連2017-1)
(本試卷分為第I卷和第II卷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答案一律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
第Ⅰ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 每小題4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由許多單體連接成多聚體。構成核 酸的單體是 ( )
A. 核苷酸 B.葡萄糖 C. 氨基酸 D.核糖
2.下列屬于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的“車間”及 “發送站”的細胞器是 ( )
A. 核糖體 B.內質網 C.高爾基體 D.溶酶體
3.下列物質中,能通過自由擴散進出細胞的是 ( )
A. 葡萄糖 B.氧氣和二氧化碳 C.鉀離子 D.氯離子
4.大量的實驗數據表明,酶的催化效率大約是無機催化劑的107~1013倍。這說明( )
A.酶具有高效性 B. 酶具有專一性 C.酶的作用條件較溫和 D.酶具有穩定性
5.下列關于ATP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ATP是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質 B.ATP和ADP可以相互轉化
C.ATP的結構簡式是A~P─P~P D.ATP的結構簡式是A─P~P~P
6.下列哪種細胞的全能性容易表達出來 ( )
A. 人的神經細胞 B.蠶豆的葉肉細胞 C. 蛙的口腔上皮細胞 D. 蛔蟲的受精卵細 胞
7.已知豌豆的高莖(D)對矮莖(d)為顯性,在某雜交試驗中,后代有50%的矮莖,則其親本的基因組成是 ( )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8.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進行測交,后代中不會出現的基因型是 (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9.玉米體 細胞中有10對染色體,正常情況下,經減數分 裂產生的卵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是
( )
A.10條 B.10對 C. 5條 D.5對
10.一個DNA分子連續復制幾次能產生16個子代DNA分子 (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1.下列各項中,屬于可遺傳變異的是 ( )
A.玉米由于水肥充足而長得穗大粒多 B.曬太陽使皮膚變黑
C.用生長素 處理得到無子番茄 D.人的白化病
12.雜交育種中,雜交后代的性狀一出現就能穩定遺傳的是 ( )
A.優良性狀 B.隱性性狀 C.顯性性狀 D.相對性狀
13. 圖1是神經細胞的膜電位變化示意圖。據圖可判斷,神經纖維受刺激后可產生( )
A.神經反射 B.神經遞質 C.靜息電位 D.局部電流
14.下列敘述中正確的一項 是 ( )
A.用單側光照射植物幼苗一段時間后,幼苗將向背離光照的方向彎曲生長
B.適時摘除棉花的頂芽,可以解除頂端優勢,促進側芽的發育,使其多開花、結果
C.園林工人為使灌木圍成的綠籬長的茂密,整齊,需要對綠籬定期修剪,其目的是抑制側芽生長
D.扦插時,保留有芽和幼葉的插條比較容易生根成活,原因是芽和幼葉能進行光合作用
15. 圖2表示有限環境中某一種群增長的曲線。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①K值是環境條件所允許達到的種群數量最大值
②在K值時,種群的增長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慮遷入遷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時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設這是魚的種群,當種群達到K值時開始捕撈,可持續獲得
最高產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第II卷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40分)
16. 圖3為光合作用過程中光反應、暗反應聯系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物質;a 、b 、c 、d ;
(2)光反應的場所是 ,暗反應的場所是 。
(3)若中斷光照,則圖中b、c的量分別會 、 (填“增加”或“減少”)
(4)若d降低至極低水平,則暗反應的產物會 (填“增加”或“減少”)
17.果蠅的紅眼和白眼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位于X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W、w控制,其中紅眼為顯性性狀,白眼為隱性性狀。圖4是一對果蠅雜交實驗,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親代白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 ,紅眼雄果蠅的基因型為 。
(2)F1代紅果蠅的性別是 ,白眼果蠅的性別是 。
(3)F1代果蠅中,紅眼:白眼= 。
18. 如圖5是人體局部組織的模式圖,其中①~④表示人體的體液,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細胞外液②和③的名稱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
(2)⑤毛細血管壁細胞所處的內環境是②和_____ ____(填標號)。
(3)圖中能直接相互交換物質的細胞外液是_________(填標號)。
(4)①處CO2濃度比③處的________(填“高”或“低”)。
19.如圖6為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的簡單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A過程是 的分解作用,與A過程本質相同的有 (填字母)過程,圖中的 (填字母)代表光合作用過程。
(2)在生態系統中,碳元素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間循環的主要形式是 。
(3)生態系統的四種組成成分是通過 和能量流動緊密聯系在一起而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
(4)人類大量燃燒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形成
效應,導致溫度升高。
(5)一般情況下,若消耗綠色植物1000kg,食草動物最多可增加 kg。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第Ⅰ卷(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B A C D D C A D D B D B C
第Ⅱ卷
1 6. (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O2(氧氣) ATP [H] CO2(二氧化碳)
(2)類囊體的薄膜上 葉綠體基質
(3)減少 減少
(4)減少(2分)
17. (10分,每空2分)
(1)XwXw XWY
(2)雌 雄
(3)1:1
18.(10分,每空2分)
(1)血漿 組織液
(2)③
(3)②和③(全對給2分)
(4)高
19.(10分,除說明外,每空2分)
(1)微生物(分解者) B、C(都對給2分) D
(2)二氧化碳(CO2)(1分)
(3)物質循環(1分)
(4)溫室(1分)
(5)200(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chusan/1136349.html
相關閱讀:2018中考生物復習第24課時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課時作業(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