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期末考試還有10天左右的時間,文化課究竟該怎樣復習才能更高效?哪些知識點需要考生格外關注?
語文:關注閱讀莫丟小分
這次期末考試在基礎知識方面的考核重點是具體語境,考查考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的能力以及對字詞句的理解,突出靈活運用知識。
文言文閱讀中,考生要特別關注從課內到課外的遷移,課內學到的文言知識、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要活用到課外的文言文上。現代文閱讀中,記敘文類、說明文類、議論文類要求考生進入短時間閱讀理解的狀態,能根據文章信息理解表達意圖、主旨,再回到文章中尋求答案。作文側重考查記敘方面,考生要關注整體構思、細節描寫,寫出真情實感。
考生最易丟分的題型是現代文閱讀。很多題目看似熟悉,但要回到文章中,實際問題實際分析,才能考慮全面。通常考生丟分并非因為完全不會,而是答不全面。考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判斷哪種類型題目是弱項,在短時間內可就相關題目做針對訓練;也可請老師幫助甄別哪些內容是自己需要強化提高的。
想寫好作文,就要做到邊觀察邊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很多素材都在身邊,只有觀察之后再思考,才能提取事件中最精華的部分,否則只會寫出一個空洞的生活場景。
清華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附屬中學語文教師張彪
數學:對比聯系發現共性
數學復習要重點關注主干知識、主干方法。考生要把握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構建合理的解題程序。首先,先特殊后一般。如解一元二次方程時,優先考慮因式分解法,再考慮配方法與公式法。其次,先具體再抽象。如解函數問題、幾何問題時,要先看圖象(如果有圖象),再逐漸標圖深入分析。最后,發現共性。如解答一題多問的題目時,常常要綜合多個知識,運用不同技能解決。有時前一問的結論可作為后一問的條件;有時幾小問是并列關系,前一小問的結論不可在下一問中使用。不論是哪種情況,在解題過程中要進行對比聯系,發現“共性”——題目暗藏的思想方法,從中獲得啟發。
第二,形成屬于自己的系統。首先,以問題為線索構建系統。弄清問題是什么、關于哪方面的,有利于自我“檢索”與“提取”。比如關于圓的問題,可根據題目確定是運用弧還是運用與圓有關的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解決。其次,以思維導圖形式呈現屬于自己的系統的結構。
第三,自我檢查并找到改進對策。考生要找出錯題,認真歸類,分析錯誤原因,如弄清是抄寫錯誤還是計算錯誤,是推理錯誤還是概念辨識不清。在考試時間緊張的情況下,考生要有針對地檢查,可重點檢查平時經常做錯的題型。
北京市第七十一中學教師馬贏
英語:合理規劃有條不紊
想在英語期末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制訂一個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復習計劃必不可少。
詳細合理的復習計劃包括三部分:復習內容、復習進度和習題練習。歸納總結復習的內容,可在復習中做到全面,不遺漏知識點;合理安排復習進度,可在復習中不慌不忙,有條不紊;搭配適當的習題練習,又可檢驗復習成果,在做題過程中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
復習內容從課本部分、筆記和錯題入手。課文、單詞和語法是必須掌握的基礎部分,要及時鞏固;考生可拿出平時的課堂筆記,將每單元重點語法、短語、句型等系統復習一遍,思考相應的考點和考題類型;溫習之前做過的練習題非常重要,尤其是錯題部分。平時學習要養成好習慣,將錯題搜集起來,考前再系統復習一遍,掃除知識盲點,這樣復習會事半功倍。
合理把握復習進度。有些考生喜歡將復習資料集中起來,進行高強度復習;有的則是拖延癥患者,不到最后一刻不會集中精力復習,這兩種做法都不可取。建議考生不貪多、不貪快,每三天為一個周期,復習一個單元。每個周期第一天全面復習課本、錯題和筆記,第二天搭配單元練習,第三天再次回顧該單元涉及的知識點。
對于習題選擇,有多種策略。如果英語測試中每個部分都失分不多,就可選擇英語套題進行測試;如果有薄弱的得分環節,可重點多做。
北方工業大學附屬中學教師王芳
物理:電學計算先畫電路
初三物理中,電學和電磁部分是考查重點。電學部分占分最多,也最易丟分。復習時,考生要用好課本、筆記、錯題本等材料。期末復習最有效的方法是多練往年試題,了解自己哪些知識有所遺漏,再彌補漏洞。考生要重視課本上的例題。錯題本要在平時整理積累,復習時再集中梳理鞏固,沒必要買太多課外練習冊,復習階段跟著老師在課堂上學好,課后完成好作業,再額外進行一些復習鞏固就足夠了。
做實驗題和科普閱讀題時,最重要的是審題,答案往往就在原文中。考生要學會找到關鍵信息點。如很多實驗題的第一句話就是最關鍵的信息,自變量和因變量往往就在其中。對于科普閱讀題,考生要從題干中找到關鍵字詞,原文中關鍵詞重復之處往往對應著答案。
往年期末考試中,計算題一般為一道電學題和一道滑輪題。做電學題時,考生最好先畫簡易電路圖,把各種量填入其中,迅速梳理清楚,題目就會變得很簡單。做力學的滑輪綜合題時,考生要做好受力分析,采用整體受力分析法,套入相關公式,就會迎刃而解。其中容易出紕漏的一點是,考生常常遺忘乘以繩子的段數n,這一點要注意。
北京市房山區昊天學校教師賈學輝
化學:形成網絡各個擊破
本學期大部分初三生完成了第一至八單元的學習,第六單元碳和第八單元金屬是期末考試考查重點,金屬部分是學習難點。考生要認真復習主干知識,找到聯系,形成知識網絡。
以金屬化學性質為例,主要學習金屬與酸和鹽的反應。一種學習思路是從金屬通性的角度對化學方程式進行梳理、記憶,運用規律研究金屬的化學性質;另一種思路是從課本出發,復習典型化學反應,如鐵與硫酸銅的反應、鎂與鹽酸的反應等。
復習不同單元要用不同策略。如復習第五單元時,在重視核心實驗結論時,更要關注微觀解釋;復習第六單元碳及碳的氧化物,要重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鈣和碳酸等核心物質之間的關系;對第七單元要關注化學與社會的緊密聯系,深刻理解所學知識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價值和影響。
平時練習時,考生要注意培養獲取信息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才能在考試中獲得理想成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chusan/1124639.html
相關閱讀:新初三需提前做好“三輪”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