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學習已有3個多月,學校都進行了月考和期中考試。通過這幾次考試,一些學生感覺自己上課也認真聽講、下課能完成作業,但成績卻沒有提高,從而信心不足。有關老師提醒,出現這種對學習倦怠的表現時,學生要認真分析原因,調整學習方法。
唐晴是陳經綸中學的一名初三生,她的學習成績一直是班里前10名,但在這學期的幾次考試中,她的成績不升反降,現在一提考試就犯憷,學習積極性也不比以前。還有家長來電,孩子每天都學到很晚,家長也會監督孩子背課文、單詞,但幾次月考后,發現孩子學習成績下降,家長覺得很疑惑。
東直門中學老師楊革華說,進入初三后,有些學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特別是有些初一、初二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他們學習很努力,考試時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這些學生已習慣了以前的學習方法,一時難以適應緊張的初三學習生活。
楊革華提醒,想解決問題,要先找準原因。有些學生可能是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對考試產生了恐懼,看見試卷腦子就懵,平時會的也答不出來了;還有些學生因初三課程多、作業多,應接不暇,以前死記硬背的方式已不適應現在的學習,還不能及時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如果學習效果不明顯,學生可以調整一下方法。比如,初三學習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復習和預習。每次做課后作業時,除完成每道習題外,學生還可以復習鞏固題目中所關聯的學習內容和知識點;在下一次課前,再做好課程和知識內容的預習。這樣堅持下去對學習很有幫助。
另外,家長別給學生太大壓力,一些學生對學習沒興趣,產生倦怠是不可避免的,管得太緊只會造成逆反。適當給學生留些空余時間,讓他們自己學習,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反而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chusan/1109726.html
相關閱讀:初三新生如何快速適應新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