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ikmau"><center id="ikmau"></center></ul>
  • <strike id="ikmau"></strike>
  • <ul id="ikmau"><sup id="ikmau"></sup></ul>
    <abbr id="ikmau"></abbr>
  • 新課標八年級語文下冊筆記資料全套4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2、五柳先生傳
    一、文學常識
    1.出處:選自《陶淵明集》,作者陶淵明(見八年級上冊《桃花源記》)。
    本文視為作者的自傳,以第三人稱,從五柳先生的身份和稱號寫起,重點描寫了他的生活、性格特點,描述出一個安貧樂道,抱樸存真,不追求榮華富貴的隱士形象。表達了作者不想與世俗同流合污來取得富貴,安貧樂道,獨善其身的情感。在寫法上多用否定句,突出了作者與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眾不同擊節嘆賞,也是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A 字音:輒[zhe] 簞[dan] 儔[chou] 觴[shang ]
    B 詞語:會意:指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會,體會,領會。
    造飲輒盡:去喝酒就喝個盡興;輒,就。 其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不求甚解:指讀書要領會精神實質,不必咬文嚼字。現在多指只求懂得個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古今異義:
    ①造:往、到,造飲輒盡;今常用于“創造”“制造”等義。
    ②贊:傳記結尾處評論性文字。今常用于“贊美”、“夸贊”等義。
    一詞多義:
    ①以:把,因以為號焉;憑借,以此自終。
    ②之:代詞,他,或置酒而招之;助詞,譯為“的”,無懷氏之民歟?
    ③言:說話,說,閑靜少言;言語,話,黔婁之妻有言。
    ④其:代詞,他,親舊知其如此;語氣詞,表示揣測、反問,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⑤如:…的樣子,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像,親舊知其如此。
    詞語活用:
    ①亦不詳其姓字:詳,形容詞作動詞,詳細地知道。
    ②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親舊,形容詞作動詞,親戚朋友。
    ③以樂其志:樂,形容詞使動用法,使…樂。
    C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省略句:①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應為“先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先生生性喜歡喝酒,家中貧窮不能經常有酒喝。)
    ②因以為號焉。(應為“因以為號焉。”譯:于是就把(五柳)作為號了。)
    倒裝句:①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應為“不知先生何許人也”,譯: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②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于貧賤”“于富貴”介詞結構后置,譯:不為貧賤而憂心忡忡,不熱衷于發財做官。)
    翻譯: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譯:已經醉了便回家,沒有留戀之情。“曾”用在“不”前,加強否定語氣;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留;表現五柳先生態度率真,來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3、《馬說》
      1.出處:選自《韓愈文選》,作者是唐朝文學家、哲學家韓愈,字退之,代表作有《昌黎先生集》《原毀》《師說》《柳子厚墓志銘》等;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古文概念提出始于韓愈,古文運動的實質是散文革新運動,對我國散文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散文在繼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舊時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A 字音:祉[zhi] 駢[pian] 食[si]
    B 詞語:才美不外見:“見”通“現”,表現。句意:才能和特長不能表現出來。
    食之不能盡其材:“材”通“才”,才能。喂養它,又不能竭盡它的才能。
    其真無馬耶:“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于“嗎”。句意:真的沒有馬嗎?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飼”,喂養。句意:喂馬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喂養它。
    一詞多義:
    ①之:助詞,譯為的,雖有千里之能;不譯,定語后置的標志,馬之千里者;代詞,它,代千里馬,策之不以其道;不譯,補充音節,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食:吃,食不飽;通“飼”,喂,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頓:一食或盡粟一石。
    ③策:名詞,鞭子,執策而臨之;動詞,鞭打,策之不以其道。
    ④以:用,不以千里稱也;按照,策之不以其道。
    ⑤能:能夠,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力,雖有千里之能。
    ⑤其:它的,代詞,策之不以其道;表反問語氣,難得,其真無馬耶;其實,其真不知馬也!
    乎:介詞,于,出乎其性;語氣詞,勉乎哉。
    詞語活用:
    ①祗辱于奴隸人之手:辱,形容詞作動詞,辱沒。
    ②一食或盡粟一石:盡,形容詞作動詞,吃盡。
    ③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詞作動詞,鞭打,驅使。
    ④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數量詞作動詞,行千里。
    ⑤食之不能盡其材:盡,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盡,竭盡。
    C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倒裝句:①馬之千里者(定語后置,“千里”是中心詞“馬”的后置定語。譯:千里的馬。)
    ②祗辱于奴隸人之手(狀語后置,“于”相當于“在”,“于奴隸人之手”是介詞結構的后置。譯:只好屈辱在低賤的人的手里。)
    翻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譯:鞭策它,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方法,喂養它,不能竭盡它的哪里,千里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
    4、《送東陽馬生序》
    1.出處:選自《宋學士文集》,作者是明初散文家宋濂,字景濂,號潛溪,代表作有《秦士錄》《王冕傳》《李疑傳》《杜環小傳》;宋濂的寫景散文數量亦不少,且風格近似歐陽修,文筆清新,寫景狀物生動,不事雕琢,代表作有《桃花澗修禊詩序》《環翠亭記》等。他親自經歷了元末動蕩不安的社會現實,故他的文章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往往在生動的描述中包含著寓意深刻的哲理,具有較強的思想性,明太祖朱元璋推其為“開國文臣之首”。
    A 字音:叱咄[chi duo] 俟[si] 篋[qie] 屣[xi] 皸[jun]裂 ?[ying]人 衾[qin]
    燁[ye]然 ?[yun]
    B 詞語:
    言和而色夷:“夷”通“怡”,和善,愉快。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支”通“肢”,肢體。句意:到了校舍,四肢堅硬不能動彈。
    同舍生皆被綺繡:“被”通“披”。句意:同宿舍的學生都穿著繡花綢緞的衣服。
    古今異義:
    ①走:跑,錄畢,走送了;今表行走。
    ②湯:熱水,媵人持湯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③假:借,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今表虛偽的,不真實的。
    趨:奔,快走,嘗趨白里外從鄉之迭達;表趨向,執經叩問。
    一詞多義:
    ①以:用,以衾擁覆;連詞,因為,以中有足樂者;相當于“而”,俯身傾耳以請;把,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連詞,表目的,可譯為“來”,家貧,無致書以觀。
    ②書:書籍,每假借于藏書之家;信,與朱元思書。
    ③從:向,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跟從,當余之從師也。
    ④其:他,俟其欣悅;他的,門人弟子填其室。
    ⑤至:周到。禮愈至;到,到底,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
    ⑥若:好像,燁然若神人;如,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患:動詞,擔憂,憂慮,又患無碩師名人;名詞,憂患,無凍餒之患矣。
    故:連詞,所以,故余雖愚;副詞,特意,故意,余故道為學之難以若之。
    道:名詞,學說,益慕圣賢之道;動詞,說,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質:動詞,詢問,援疑質理;名詞,本資,資質,非天質之卑。
    詞語活用:
    ①腰白玉之環:腰,名詞作動詞,掛在腰間。
    ②余則?袍敝衣處其間:?袍敝衣,名詞作動詞,穿著舊棉襖、破衣服。
    ③手自筆錄:手,名詞作動詞,動手;
    手自筆錄:筆,名詞作狀語,用筆。
    縣官日?稍之供:名詞作狀語,每天。
    父母歲有裘葛之遺:歲,名詞作狀語,每年。
    余立侍左右:立,名詞作狀語,站著。
    是可謂善學者矣:善,形容詞作動詞,擅長。
    錄畢,走送之:走,動詞作狀語,跑著→趕快。
    C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判斷句: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他們的學業要是不精通,德行要是不成器的,不是天資低下的,而是用心不及我的專一罷了。
    省略句:
    先達德隆望尊,(先達)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余)援疑質理,(余)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余)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余)則又請焉。
    譯:前輩道德聲望高,(向他求學的)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他)從來沒有把語言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邊,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請教。有時候遇到他地訓斥、呵責,(我的)表情態度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句話來回答;等到他高興了,我舊又請教。
    (余)又患無碩師名人與(之)游。(省略主語)
    (我)又擔心沒有大師,名人同(我)交游,(向他們請教)。
    寓(于)逆旅主人。(省略介詞)
    我寄居在旅店主人那里。
    倒裝句:
    ①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賓語前置,“之”是“怠”的賓語,“弗”表示否定,在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往往前置。譯:手指凍得不能彎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書。)
    ②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于藏書之家”,介詞結構作狀語,后置。譯:經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
    自謂少時用心于學其勞。
    自己說少年時學習用心很勞苦。
    翻譯: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譯:因為(我)心中有值得快樂的事情,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別人。
    5、《小石潭記》
    1.出處:選自《永州八記》,作者是唐朝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字子厚;代表作《天說》為哲學論文代表作。《封建論》《斷刑論》為長篇和中篇政論代表作。《晉文公問守原議》《桐葉封弟辯》《伊尹五就桀贊》等為短篇政論代表。寓言代表作有《三戒》。傳記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狀》《梓人傳》《河間傳》《捕蛇者說》等。山水游記典范之作為《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游記》《鈷潭記》《鈷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騷賦代表作《懲咎賦》《閔生賦》《夢歸賦》《囚山賦》。
    他提倡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指出寫作必須持認真嚴肅的態度,強調作家道德修養的重要性。在詩歌理論方面,他繼承了劉勰標舉“比興”和陳子昂提倡“興寄”的傳統。與白居易《與元九書》中關于諷喻詩的主張一致。他的詩文理論,代表著當時文學運動的進步傾向。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并稱“韓柳”,同時列為“唐宋八大家”。
    本文作者主要記小石潭,他寫水、寫巖石、寫樹木、寫游魚,宛如一幅優美的風景畫,是富有詩意的散文,寫得極為精美。
    A 字音:清冽[lie] 卷[quan]石 坻[chi] ?[kan] ?[chu]爾 翕[xi]乎
    悄愴幽邃[qiao chuang you sui](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氣息;悄愴,憂傷的樣子。)
    B 詞語:
    下見小潭(“見”通“現”,文中句意為:向下走,出現一個小潭。)
    一詞多義:
    ①可:大約,潭中魚可百許頭;可以,能夠,不可久居。
    ②從:自,由,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跟隨,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③清:清澈,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冷清,以其境過清。
    ④差:長短不一,參差披拂;交錯,動詞,其岸勢犬牙差互。
    ⑤以:因為,以其境過清;表示前一行為是后一行為的的方法或手段,“一”前面的成分是后面動詞的狀語,可以不譯,近岸卷石底以出。
    ⑥樂:以…為樂,心樂之;逗樂,嬉戲,似與游者相樂。
    見:動詞,通“現”,出現,下見小潭;動詞,明滅可見。
    古今異義:
    ①小生:古義青年,后生,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今指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②去:離開,乃記之而去(于是記下這番景致便離開了。);今常用義為“往”。
    詞語活用:
    ①西,向西,名詞作狀語。例句: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樂:a.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例句:心樂之;b.形容詞作動詞,嬉樂,逗樂,似與游著相樂。
    ③下,a.名詞作狀語,向下。例句:日光下澈;b.名詞作狀語,在下面,下見小潭。
    ④斗:名詞作狀語,像北斗一樣。例句:斗折蛇行。
    ⑤蛇:名詞作狀語,像蛇一樣。例句:斗折蛇行。
    ⑥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一樣。例句:其岸勢犬牙差互。
    ⑦凄: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凄涼。例句:凄神寒骨。
    ⑧寒: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寒冷。例句:凄神寒骨。
    ⑨空:名詞“空”用作“游”的狀語,“在空中”。例句:皆若空游無所依。
    ⑩近:形容詞“近”帶賓語“岸”,作動詞表示靠近,接近。
    環:名詞作狀語,像環一樣,四面竹樹環合。
    徹:形容詞充當“陽光”的謂語,深深透過;日光下徹:譯為:太陽光直射水底。
    C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倒裝句:全石以為底。(應為“以全石為底”。譯:以整塊石頭為底。)
    省略句:(余)以其境過清。(譯:我因為它的環境過于清涼。)
    日光下澈(潭水)。太陽光直射到潭底。
    (溪泉)斗折蛇行。溪水像北斗星座那樣曲折,又像蛇那樣爬行。
    坐(于)潭上。坐在潭邊。
    翻譯:A、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譯:青蔥的樹,翠綠的莖蔓,(樹枝藤條)遮蓋交結,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動。
    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動;?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譯:陽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魚的影子,靜止不動;又忽然向遠處游走,往來很快。好像和游人互相嬉戲。
    6、《岳陽樓記》
    1.出處:選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字希文;范仲淹在學術上以易學著名,其文學亦為后世景仰,在文風卑弱的宋初,范仲淹反對西?派,反對駢體文,主作用質樸的、有實際社會內容的作品來矯正文弊。他一生論著很多,詩、詞、散文都很出色,有不少愛國憂民、反映社會現實的好作品,藝術上也頗見工力,頗具特色。
    A 字音:浩浩湯湯[shang shang] 芷[zhi]
    B 詞語:“具”通“俱”,全,皆。 “屬”通“囑”,囑咐。
    古今異義:
    ①微:沒有,微斯人;今義細小。
    ②氣象:景象,氣象萬千;今指大氣的狀態和現象。
    一詞多義:
    ①以:來,屬予作文以記之;因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②觀:看,予觀夫巴陵勝狀;景色,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③一:一,一碧萬頃;全,長煙一空。
    ④開:放晴,連月不開;打開,開我東閣門;開設,設置,旁開小窗。
    ⑤則:那么,然則何時而樂耶;就是,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就,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⑥極:極點,感極而悲者矣;盡,此樂何極。
    ⑦或:有時候,而或長煙一空;或許,也許,或異二者之為。
    ⑧空:天空,濁浪排空;消散,長煙一空。
    ⑨通:順利,政通人和;通向,北通巫峽。
    ⑩和:和樂,政通人和;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夫:那,予觀夫巴陵盛狀;發語詞,不譯,夫環而攻之;丈夫,女子的配偶,夫鼾聲起。
    去:離開,去國還鄉;距離,西蜀之去南海;逃離,逃跑,委而去之。
    為:行為,活動,或異二者之為;做,為,全石以為底。
    詞語活用:
    ①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形容詞作狀語,“先”“后”是形容詞,在這里意思是“在…之前”和“在…之后”,作狀語。 句意: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樂。
    ②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守,名詞作動詞,做……太守。
    本課成語:
    氣象萬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
    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政通人和:政事通遂,人們和樂。信任國泰民安。
    C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判斷句: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也”表判斷)
    這些就上岳陽樓的壯麗的景色。
    倒裝句:
    ①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狀語后置,“于其上”介賓短語作“刻”的狀語,后置。正常的語序應為“于其上刻唐賢今人詩賦”。譯:在岳陽樓上雕刻了唐代名家和近人的試賦。)
    ②多會于此(狀語后置,“于此”介賓短語作“會”的狀語,后置。正常的語序因為應為“多于此會”。譯:大多在這里聚會。)
    ③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定語后置,“高”是“廟堂”的定語,“遠”是江湖的定語,后置。正常語序應為“居高高之廟堂”,“處僻遠之江湖”;譯:在朝廷上做官就為拚命百姓憂慮;不再朝廷上做官就替君主擔憂。)
    ④吾誰與歸?(賓語前置,“誰”是介詞“與”的賓語,疑問句中常前置。正常語序應為“吾與誰歸”。譯:我和誰一道呢?)
    微斯人,吾誰與歸?
    要不是這種人,我又同誰在一起呢?
    省略句:(其)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其”即洞庭湖。
    譯:(它)連著遠方的山脈,吞噬著長江的流水,浩浩蕩蕩,寬闊無邊;或早或晚(一天里)陰晴變化,景物的變化無窮無盡。
    (藤子京)屬予作文以記之。
    (藤子京)囑咐我寫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翻譯: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譯:是因為他們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悲或喜。
    ②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譯: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
    7、《醉翁亭記》
    1.出處:選自《歐陽修散文選集》作者是宋代文學家、書法家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代表作有《新唐書 》《新五代史》《集古錄》《歐陽文忠集》;歐陽修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階級的利益,對當時經濟、政治和軍事等方面的嚴重危機,有較清醒的認識。主張除積弊、行寬簡、務農節用,與范促淹等共謀革新。晚年隨著社會地位的提高,思想漸趨保守,對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譏評;但比較實事求是,和司馬光等人的態度是不盡相同的。歐陽修的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A 字音:瑯琊[lang ya] 傴僂[yu lu] 觥[gong]籌交錯 陰翳[yi]
    B 詞語:
    詞類活用:
    名:名詞作動詞,命名,名之者誰?
    翼:名詞作狀語,像鳥的翅膀一樣,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一詞多義:
    ①.而:表順接的連詞,漸聞水聲潺潺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表并列的連詞,泉香而酒冽;表遞進的連詞,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表轉折的連詞,可是,卻,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表時間的連詞,不久,已而夕陽在山。
    ②.絕:停止,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與世隔絕,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到極點,以為絕妙;極,非常,佛印絕類彌勒。
    ③.也:與“者”連用,表示判斷語氣,泄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語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④.之:助詞,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代詞,名之者誰?
    ⑤.釀泉:名詞,泉的名稱,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賓動短語,釀造泉水,釀泉為酒。
    ⑥.樂:快樂,動詞,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樂趣,名詞,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⑦.秀:秀麗,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開花,文中指繁榮滋長,佳木秀而繁陰。
    ⑧.意: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打算,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臨:靠近,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到,臨溪而魚。
    名:名詞,名字,卷卷有爺名;動詞,給……命名,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詞語活用:
    ①名之者誰:名,名詞作動詞,命名。
    ②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名詞作狀語,像鳥的翅膀一樣。
    句意: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臨,靠近。
    C.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倒裝句:
    ①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正常語序應為“于途歌”“于樹休”。譯:至于背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樹下休息,走在前面的人呼喚,走在后面的人答應,彎著駝背的老人,領著的孩子,來來往往絡繹不絕,這就是滁州的人們在游山啊。)
    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使省略句,又是倒裝句,屬狀語后置句。譯:醒來后能用文章記述這種樂事的人,就是太守。)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時能夠同享那樂事,清醒后能夠用文章記述那樂事的人,是太守。
    判斷句:
    ①環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斷語氣。譯:滁州四面都是山。)
    ②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者,…也”,判斷句式的標志。譯:這明晦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間的清晨和傍晚。)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瑯琊也。
    遠遠望去樹木茂盛,幽深秀麗,是瑯琊也。
    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面都省略樂介詞“于”,應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譯:領會它在心里,寄托它在飲酒上。)
    8、《滿井游記》
    1.出處:選自《袁中郎集箋校》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學家袁宏道,字中郎,號右公;代表作有《袁中郎全集》。他與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以“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鮮明旗幟,反對前七子的復古主張,世稱“公安派”,與其兄弟被稱為“公安三袁”。
    A 字音:廿[nian] ?[hui] 鬣[lie] ?[lei] 蹇[jian] 浹[jia] 曝[pu] 呷[xia] 墮[hui]事
    B 詞語:
    稍和:略為暖和。 于時:在這時。未始無春:未嘗沒有春天。 墮事:耽誤公事。
    古今異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chuer/75783.html

    相關閱讀:新課標八年級語文下冊筆記資料全套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二区|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日本欧美韩国日本精品|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入口|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97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看片 | 欧美日韩专区麻豆精品在线| 成人国产精品动漫欧美一区|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福利|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区三VR| 看99视频日韩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青青草原精品99久久精品66|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www.亚洲精品.com|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一 |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久久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 精品久久久久久99人妻|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美女|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麻|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