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ikmau"><center id="ikmau"></center></ul>
  • <strike id="ikmau"></strike>
  • <ul id="ikmau"><sup id="ikmau"></sup></ul>
    <abbr id="ikmau"></abbr>
  • 2013年初二地理上冊復習試題(粵教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初二上地理復習資料
    第一章 中國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節 位置和疆域
    1.中國陸地總面積____________,僅次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居世界第三位.與整個_______的面積幾乎相等。從海陸位置看位于____________東部,________西岸.
    2.我國領土的四至點:最北________、最南________、最西________、最東__________.瀕臨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國的陸上臨國有_______個,隔海相望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屬我國管轄的海域面積有 ______,我國最大的島嶼_______,我國的內海__________
    4.我國的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名稱簡稱行政中心名稱簡稱行政中心名稱簡稱行政中心
    北京市湖南省黑龍江省
    天津市湖北省內蒙古自治區
    上海市廣東省西藏自治區
    河北省海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
    山西省重慶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遼寧省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吉林省云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
    江西省貴州省澳門特別行政區
    江蘇省陜西省安徽省
    浙江省甘肅省青海省
    福建省山東省臺灣省
    河南省
    ①分區記憶→口訣:東北三省黑吉遼,北部邊疆內蒙古。兩河兩山連京津,位于黃河中下游。長江中下七省市,兩湖三江安上海。南部沿海有兩廣,還有港澳福海臺。
    重慶西藏云貴川,西南國土記心懷。寧夏新疆青陜甘,鎮守西北真豪邁。
    ②根據輪廓、形狀記憶


    山東 廣東 湖北 山西 江西 河南 吉林

    貴州 寧夏 廣西 新疆 西藏 河北

    黑龍江 云南 臺灣 陜西 遼寧
    特殊的省區:北回歸線穿過的省區有_________________,最先見到日出的 。
    跨經度最大的省區_______________,跨緯度最大的___________,面積最大的_________,鄰國最多的_________,長江和黃河干流都流經的省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節人口和民族
    1. 眾多的人口:(1)人口數量及人口政策:到2010年我國人口已達 億,占世界人口1/5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所以我國的人口政策是:( )
    (2)人口分布:我國人口分布極不均勻。大體可從黑龍江省的 市到 省的騰沖縣劃一條直線,此線東南部人口 ,此線西北部人口 。西藏自治區是我國人口密度最 的省級行政單位。
    2.多民族的大家庭
    (1)民族的組成:我國由 個民族組成。在各民族中, 族人口最多,約占全國總人口的92%。少數民族 個,人口共占全國的8%。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族,最少的是 。
    (2)民族的分布:①地區分布: 族的分布遍布全國各地,以 部和 部最為集中;少數民族的分布相對分散,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 、 、 地區。
    ②民族分布的總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③各民族擅長的舞蹈、體育項目和傳統節目: 傣族——孔雀舞、 節
    朝鮮族——長鼓舞 蒙古族——摔跤、那達幕大會 彝族—— 節
    3.目前以_________、_________兩省為原籍的華人華僑最多.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形
    復習重點:我國地勢、地形的主要特征;復習難點:各地形區和山脈的相對位置關系。
    復習要點:一、我國地勢的主要特征
    1、總體特點: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逐漸下降。
    2、我國地勢三級階梯的比較:
    地勢階梯平均海拔主要地形主要地形區
    第一級階梯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分界線:青藏高原邊緣(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山脈東緣)
    第二級階梯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分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級階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東南丘陵、山東丘陵、遼東丘陵
    3、我國沿北緯32°、北緯36°緯線地形剖面圖
     

    北緯32°

     

    北緯36°


    二、我國地形的主要特征
    1、總體特征: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2、地形地勢特征對我國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①西高東低的地勢有利于海上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
    ②大河順地勢東流入海,溝通了東西交通,方便了內地與沿海的經濟聯系
    有利方面 ③許多大河流經階梯交界地段,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豐富
    ④多種地形類型,便于農業發展多種經營
    ⑤山區面積廣大,提供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又可發展旅游業等
    不利方面:山區地面崎嶇,交通不便,限制種植業發展;山區多,平原少,耕地資源不足。
    三、我國主要山脈和地形區的分布 (山脈是構成我國地形的骨架)

    山脈名稱兩側地形區名稱
    西 側東 側
    大興安嶺內蒙古高原東北平原
    太 行 山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巫 山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橫 斷 山青藏高原云貴高原

    南 側北 側
    天山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
    昆侖山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
    祁連山/內蒙古高原
    秦嶺/黃土高原


    各地形的特征是:
    青藏高原:冰雪連綿峰插天;
    黃土高原:溝壑縱橫黃土地;
    云貴高原:地形崎嶇,盆地和河谷錯落其中;
    內蒙古高原:風吹草低見牛羊;
    柴達木盆地:聚寶盆,我國海拔最高;
    塔里木盆地:平沙萬里無人煙,我國最大盆地;
    四川盆地:天府之國,紫色盆地,海拔最低,位置最東,最濕潤;
    東北平原:林海雪原黑土地; 準噶爾盆地:最北;
    長江中下游平原:魚米之鄉下; 華北平原:黃河沖積形成。
    第二節 氣候
    重點: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響因素。難點:影響中國氣溫分布和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
    復習要點:一、我國氣溫變化的規律及其主要影響因素。
    1、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
    (1)通常,一天中,陸地氣溫的最高值出現在午后2點左右,最低值出現在日出前后。
    (2)在一年中,北半球陸地月平均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月平均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南半球正好相反。
    2、我國南北氣溫的差異及原因
    (1)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的總體規律: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氣溫相差很大。
    原因:(1)緯度位置是影響我國氣溫的重要因素,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方的太陽高度比南方低,白晝也比南方短;(2)冬季風加劇了北方地區的嚴寒。
    (2)我國夏季氣溫的分布特點是:除青藏高原外,全國普遍高溫,南北氣溫相差不大。
    原因: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北方太陽高度雖比南方低一些,但北方白晝時間卻比南方長,所以,在夏季,我國南北方獲得的太陽光熱差別不大。
    二、我國降水的東西差異、季節差異及原因
    1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東部多西部少;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
    原因:受海陸位置和夏季風的影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沿淮河——秦嶺——青藏高原東南邊緣一線。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沿大興安嶺—張家口—蘭州—拉薩—喜馬拉雅山東南端一線。
    3、我國降水的季節變化規律是: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集中于夏季。
    原因:由夏季風的進退規律所決定。
    一般來說南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北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
    三、中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1、氣候的總體特征:氣候復雜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
    2、我的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布地區
    氣候類型氣候特征分布地區
    熱帶季風氣候全年炎熱,一般5—10月為雨季,其余為旱季。云南、廣東、臺灣三省南部和海南省
    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溫暖濕潤,夏季炎熱多雨。南方地區
    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北方地區
    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降水稀少。西北地區
    高原山地氣候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山地迎風坡降水較多,背風坡較少。即氣候沿海拔發生明顯的垂直變化。青藏高原地區
    3、影響氣候復雜多樣的主要因素①緯度位置②海陸位置③復雜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4、我國具有季風氣候顯著的特點:(1)在我國夏季風能到達的地區稱為季風區,把夏季風難以到達的地區稱為非季風區。(2)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大致以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為界。影響我國的夏季風既有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也有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
    5、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秦嶺—淮河一線,是1月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又是溫度帶中的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干濕地區中的半濕潤地區與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6、我國氣候之“最”
    我國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鎮,夏季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夏季最熱的地方是吐魯番,人稱“火州”。號稱“三大火爐”的:重慶、武漢、南京;
    年降水量最大的地方是臺灣的火燒寮;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
    7.我國的災害性天氣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指導1、天氣與氣候是復習中國地理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給出氣候資料考查讀圖分析能力在中考中是一種趨勢,關鍵要在平時學習和復習中強化圖表資料分析訓練,將知識轉化為解題能力。新 -課 -標- 第-一-網
    2、分析1月平均氣溫圖,我國冬季氣溫的分布規律是越向北氣溫越低。南北溫差很大。
    3、分析7月平均氣溫圖,我國夏季氣溫的分布規律是南北普遍高溫、氣溫相差不大。
    4、分析年等降水量,我國降水的地區分布規律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5、分析城市降水柱狀圖,我國降水的季節變化規律是降水集中于夏秋兩季,尤其是5—9月降水量約占全年的80%左右。原因是受夏季風進退決定。
    6.要全面、正確理解中國的季風氣候及其特點,首先要弄清中國的季風。

    夏季風冬季風
    發源地太平洋、印度洋蒙古西伯利亞內陸地區
    風向偏南風偏北風
    性質暖濕干冷
    勢力較弱強
    活動時間4、5月一9、10月,南長北短9、10月——次年3、4月
    影響范圍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巴顏喀拉山一岡底斯山一線以東以南地區除臺、瓊、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的全國
    影響影響降水的時空分布,產生水旱災害加大南北溫差,引發嚴寒、大風、霜凍天
    第三節 河流
    復習重點:長江、黃河的概況及其開發利用。
    復習難點:長江中下游地區水患嚴重的原因和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復習要點:一、我國主要河流的分布
    1、在地圖上找到下列河流的位置、流向:長江、黃河、珠江、淮河、松花江、怒江、瀾滄江、雅魯藏布江、塔里木河、額爾齊斯河、京杭大運河。
    2、內流區和外流區:內流河是指不能流入海洋的河流,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
    外流河是指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我國的外流河包括三大水系的河流:
    ①太平洋水系:長江、黃河、珠江、淮河、松花江、 瀾滄江、怒江。
    ②印度洋水系:雅魯藏布江。 ③北冰洋水系:額爾齊斯河。

    二、長江和黃河
    1、長江和黃河概況
    長江黃河
    發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青藏高原上的巴顏喀拉山脈
    注入海洋東海渤海
    干流長度6300千米(中國第一、世界第三長河)5500千米(我國第二長河)
    流經省級行政區青、藏、川、滇、渝、鄂、湘、贛、皖、蘇、滬(計11個)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陜、豫、魯(計9個)
    流經地形區青藏高原、橫斷山區、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主要支流北岸:雅礱江、岷江、嘉陵江、漢江
    南岸:烏江、湘江、贛江
    湖泊:洞庭湖、鄱陽湖汾河(山西境內)
    渭河(陜西境內)
    上、中、下游源頭—宜昌—湖口—入海口源頭—河口—舊孟津—入海口
    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主要集中在上、中游河段
    開發利用已建葛洲壩水利樞紐,正在建設三峽水利樞紐,發揮 “黃金水道”的作用。已建龍羊峽、李家峽、劉家峽和小浪底等多座水利樞紐工程。
    主要危害中、下游地區暴發洪水危急兩岸平原,防洪為綜合治理首要任務下游形成“地上河”決口改道形成水患
    原因上游植被破壞、水土流失;中游河道彎曲、水流不暢;下游地勢低平、水流減緩、泥沙沉積、淤塞河道中游地區水土流失;下游平原地形,水流減緩,泥沙沉積
    綜合治理措施上游加強水土保持工作;②重點治理中游的荊江河道;③干流上建三峽工程;④中下游平原地區建分洪蓄洪區。加強中游地區的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水庫和分洪蓄洪工程,加固黃河大堤。
    2、長江的自然特征
    ①長江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所以是中國的第一大河。
    ②長江是我國巨大的“水能寶庫”:水能資源蘊藏量占全國的1/3,其中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占全國的一半。主要集中在上游。其中,自源頭至宜賓是最豐富的河段。
    ③長江干流橫貫東西,支流分列南北,中下游江闊水深,終年不凍,是我國最重要的內河航道。干支流通航里程7萬多千米,占全國內河通航總里程的2/3,形成一個縱橫廣闊的水運網,被譽為“黃金水道”。干流的宜賓以下四季通航。
    3、黃河是華北平原塑造者之一并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稱的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4.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沙,其根本是加強中游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植樹種草;修建梯田、打壩淤地,攔水攔沙;加固堤防;整治河道。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一節 自然資源概況
    1.會判斷自然資源(自然性和有用性)
    2.會區分可再生與非可再生資源.
    3.我國自然資源總特點:A總量豐富,人均占有量少.B.資源被破壞和浪費.
    第二節 土地資源
    1.目前,我國土地利用類型中,面積最大的是________,最重要的土地利用類型是_____.
    2.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林地在__________________,草地______________,西部未利用土地最多.
    3.因我國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所以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第三節 水資源
    1.衡量一個地區水資源多少的指標是該地區_____________;陸地上的淡水資源中,儲量最多的是_________.
    2、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特點
    ①總量豐富,人均占有量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②時間分配不均勻,空間分布不平衡。在時間上,與降水的季節變化一樣,我國水資源夏秋季節豐富,冬春季節較少。在空間上,我國水資源的分布從東南沿海向西北 遞減。呈南多北少狀態。③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緊張的主要原因:北方平原廣闊,耕地面積大,人口密集;北方降水少;
    3、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徑及大型工程:
    ①跨流域調水,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問題。如:南水北調工程、引灤入津工程、引黃濟青工程、引黃入晉工程等。
    ②興修水庫,解決水資源季節變化大的問題。如:三峽工程、小浪底水利樞紐、葛洲壩水利樞紐等。
    ③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
    第四節 海洋資源
    1.劃歸我國所管轄的海域面積約_____________.豐富的海洋資源包括:海洋空間資源生物、化學、礦產、海洋能資源等.
    2.我國政府規定的“休魚制度”要求每年在一定時間、一定水域不得從事捕撈作業,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便于魚類進行生長繁殖.
    3.我國最大的魚場是_____________.
    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與文化 第一節 農業
    1.我國的九大商品糧基地及分布.P65圖4.1
    2. 農業的分布
    ①在土地資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等。
    ②我國通常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為界,將全國分為東南部和西北部兩部分:
    東南部——是我國主要的種植業區。以秦嶺—淮河為界:
    北方——旱地——降水較少——小麥、棉花等;
    南方——水田——濕熱多雨——主要種植水稻等。
    山地地區——分布有我國的三大林區:東北林區、西南林區、南方林區。
    西北部——是我國的主要畜牧業基地。
    比較北方南方
    主要耕地類型
    作物熟制
    干濕區
    溫度帶
    主要糧食作物
    主要油料作物
    主要糖料作物
    3.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發展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農業是21世紀農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是現代化的農業.
    第二節 工業
    1.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我國工業基地的分布主要是 分布,其次是 (長江)、沿河(黃河)分布和沿主要鐵路干線分布。總的來說,影響一個國家工業分布的因素較多,如:原料來源、交通運輸、消費市場、勞動力因素、科學技術水平、政策因素及農業基礎等。我國高新技術開發區多依附大城市,呈現出__________的點狀分布特征. 、 已成為我國高新技術的核心地區.
    2.我國最大的工業城市:________,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區是_______________,我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級農業高新區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國東部沿海從北向南,有東北的 工業基地、華北的 基地、華東的 基地和華南的 基地。其中最大的輕工業基地是
    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是 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是
    4.沿長江自東向西有 等主要的工業中心城市。
    第三節 交通運輸業
    1.鐵路是我國最重要的長途運輸方式。
    2.我國沿海各大海港中最重要的海運中心有大連、 和 。
    2.我國主要的鐵路干線(三橫五縱):
    ⑦A—F 京包—包蘭線
    三橫 ⑧B—H 隴海—蘭新線
    ⑨J—K 滬杭—浙贛—湘黔
    —貴昆線
    ②A—J 京滬線
    ③A—L 京九線
    五縱 ①④S—M 京哈—京廣線
    ⑤P—N 同蒲—太焦—焦柳線
    ⑥ —G—K 寶成—成昆線
    3.鐵路樞紐:
    樞紐鐵路干線
    隴海線蘭新線、包蘭線、蘭青線
    隴海線京廣線
    隴海線京滬線
    隴海線寶成線
    焦柳線滬昆線
    京廣線滬昆線
    京滬線滬昆線
    寶成線成昆線
    京廣線、京九線、京哈線、京滬線、京包線
    鐵路干線起點終點
    南昆線
    京哈-京廣線
    京滬線
    京九線
    隴海-蘭新線
    寶成-成昆線
    焦柳線
    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

    4.現代各種運輸方式中:
    ( )運量最大,成本低,投資少,受自然條件的限制程度較大。
    ( )運輸靈活方便,可實現從門到門的直達運輸。
    ( )運量大,運輸成本較低,能耗小,適應性強。
    ( )運輸快速,但運量小,成本高。
    ( )運輸可不間斷運輸,受自然條件影響小,但投資大,建設周期長。
    石油和天然氣最佳的運輸方式是( )
    第四節 民俗與文化
    1.我國菜肴中最有代表性的菜系是:( )、( )、( )、( )
    2.我國有不同特點的民居,如湘西( )黃土高原的( ),藏族牦牛毛織的( )
    3.世界遺產分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世界( )遺產,世界文化景觀遺產、世界( )遺產和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4.四川的世界文化遺產有( )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chuer/71514.html

    相關閱讀:2013年初二地理上冊復習試題(粵教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 午夜精品乱人伦小说区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观看|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99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欧美精品SUV| 久久精品无码av| 99热精品毛片全部国产无缓冲|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2022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 99久久精品免费| 麻豆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23页| 99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www.亚洲精品|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欧美亚洲色综久久精品国产|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久久人人超碰精品CAOPOREN| 国产乱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91麻豆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精品无人码麻豆乱码1区2区| 日韩精品乱码AV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国产AV拍精品青青草原|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无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v|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