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上學期期末試卷分析
一、試題分析
本次考試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的內容,試卷分值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題型有單項選擇題、連線題和讀圖綜合題兩類。從試題內容看,注重考查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關注了學生學習過程和方法;關注學生思維過程和思維方法;還關注了學生的探究能力;體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本次考試試卷立意較高,敢于大膽創新;內容活而不怪,重而不偏;體現知識與能力并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試卷突出地理學科特點,圖文并茂,注重考查學生的讀圖、識圖、填圖和空間定位能力,學生能通過對圖中信息的獲取來解答題目,難度適中;綜合題有向高考題型接軌的趨向,是本次試題的大膽嘗試和突破,為今后的教學起到導向性作用。試卷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力求貼近教學實際,拉近與生活的距離,考查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滲透新課改,創新與熱點。
二、試題特點
1、知識點覆蓋面廣;
2、重視對基礎知識、主干知識的考查地理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是認識、分析、解決實際生活中地理問題的基礎。沒有扎實的地理基礎知識,學生的基本能力就不能升華為綜合能力;
3、重視對地理圖表的考查,地理圖表是地理學科的特殊語言。對地理圖表的閱讀、提取、分析、推理是發展學生能力的最重要途徑,是學好地理的工具。
4、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試題綜合性強,試題減少了死記硬背的內容,考查了運用所學地理知識簡單分析社會生活、生產等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運用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規律解決簡單地理問題的能力。
三、學生分析:
參加考試人數為261人,。及格人數156人,及格率為60%,最高分為98分,高分率為23.20%,平均分數為69分.
從成績來看,過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相對較好,并且第三題綜合題的得分率很高,這說明了孩子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讀圖試圖能力,這也是師生共同努力了一年半的成果,在這次考試中還有一個可喜之處,就是孩子們的錯別字現在幾乎沒有了,記得在期中考試中錯別字的現象是非常嚴重,所以在期中考試之后我將原來的口頭提問變為了書面聽寫,就是為了改變錯別字多的現象,這樣可以使同學們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在這次考試中有許多可喜之處,但也暴露出很多問題:
1、同學們的基礎知識識記雖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的空間,初二三班和四班的選擇題的得分率還不是很理想,說明同學們的基礎知識還不是很扎實,但是基礎知識這一塊總體看來還是有很大的提高的。
2、讀圖分析能力雖然有所提高,但是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個問題主要反映在綜合題地34題上,同學們對于綜合性的題目記憶的不好,比如說黃土高原這個我國特殊的地形區關于位于哪個溫度帶位于哪個階梯等知識點,在平時的學習中都灌輸過,但是綜合起來去考察的時候發現同學們的問題就暴露了。
3、許多學生做題時態度不認真,所答非所問的現象還是會出現,但是這只是個別現象,總體來說還是好的。
四、存在問題
1.基礎知識不牢固,對地理概念的理解不透徹。具體表現為選擇題的得分率較低,空間想象能力和定位能力薄弱。選擇題的第1題有近四分之一的同學選擇B項,對東西半球的范圍模糊不清;
2.讀圖獲取信息和分析能力不過關,圖文轉換能力,知識運用能力較弱。
3.審題不認真,不會利用卷面提示,粗心大意。例如將地形類型寫成高原山地。
4.答題不規范,錯別字多。答題中,語言表達缺乏邏輯性,如“海平面上升,冰雪融化”。表達不準確如“亞歐大陸”寫成“亞洲大陸”;錯別字多.
五、改進措施
從試卷上分析,同學們已基本上克服平時常見的錯別字,地理術語書寫上的失誤,但考試行為不夠規范,解題技巧也漸進掌握,同學們的分析圖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但綜合讀圖題作答上,因無法在卷面上直接獲取地理信息,增大了中等生的解答難度,失分率較高,同時不認真審題也是部分好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后進生更是無從入手,造成幾個班級的差生率較高。每個班均有個別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夠,態度不端正,考了40分以下的低分,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加強組織指導。
在原有的基礎上,深入理解地理課程標準,根據學生的實際有針對性地做好每一節課的課堂設計,積極進行課前和課后反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要積極與同行交流,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取長補短,提高和完善自己。
課堂上要善于設計富有啟發性問題與學生共同探究,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適當把學習內容向生活滲透,打好基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培養學生讀圖能力,收集和處理材料的能力,使學生今后能獨立獲取地理知識。
加強平時檢測,落實好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對重點、難點進行分析,引導學生細化知識點,注意知識點的比較與聯系,加強記憶方法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對個別學生加強輔導,使他們更快地取得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chuer/690704.html
相關閱讀:初二下學期生物寒假作業答案(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