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云南省的“西雙版納”位于我國的西南邊陲。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越的熱帶氣候,豐富的動植物資,為西雙版納的特色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云南省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省區,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又是西雙版納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黨的關懷和政策的支持,更使“西雙版納”的特色旅游充滿了活力。教材正是由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入手,分析其優越的自然條和豐富的動植物資,進而挖掘其豐富的人資,最后突出黨的好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人資豐富,使自然地理和人地理達到高度的融合。突出表現了自然和人的內在聯系及其相互關系。引領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掌握分析區域地理的方法和技能,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是本節的重點所在。“西雙版納”旅游經濟的波動、經濟下滑原因的分析及其治理對策的活動探究,又是本節的難點所在。所以,引導學生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小組互動,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把教師當作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領者、合作者,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究精神、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就成為本節教學的關鍵。
二、設計理念:
本節教學設計以鄧小平理論為依據,以新標要求為指導,根據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根據知識、生活經驗和興趣,根據眉縣經濟的現狀和旅游經濟的發展狀況,根據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經驗,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設計了“創設情境、導入新——實踐探究、合作學習——評價激勵、體驗成功”“三步十四環節”地理創新教育,自主探究學習機制。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讀圖說出西雙版納的位置,會分析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2)知道西雙版納的資優勢;
(3)了解原始熱帶雨林景觀的基本特征。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圖分析,理解西雙版納位置、氣候、資、經濟等地理要素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
(2)通過收集資料、實踐探究、合作學習等方法,了解西雙版納豐富的熱帶動植物資和旅游資,培養學生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運用能力和實踐探究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學習,懂得我國少數民族的發展離不開黨和國家的關懷和支持,認識黨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民族團結、和睦發展的意識。
(2)通過學習,了解西雙版納旅游業發展的優勢和近年下滑的原因,培養學生明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四、教學重點:1、西雙版納的位置、資優勢;
2、蓬勃發展的旅游業。
教學難點:1、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氣候的成因;
2、西雙版納旅游資的優勢和不足;
3、動植物資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培養。
五、教學方法:讀圖法、誘導點撥法、媒體輔助法。
學法指導:(1)讀圖法、收集資料法、實踐探究法、合作學習法;
(2)生生互動、小組互動、師生互動、協作探究;
(3)內外相結合。
六、教學準備
1、自制多媒體;
2、收集有關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景觀及動植物資的圖片、資料;
3、收集有關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少數民族的特色化、民族風情圖片、資料;
4、準備一首傣族的歌曲或舞蹈;
5、建立“四自四組”學習機制。
(1)“四自”:自定目標、自主學習、自我調節、自我評價;
(2)“四組”:幫困學習小組(學困生、學優生結對子);中心學習小組(困、中、優5—6人組成);協作學習小組(學優生3—5人組成);興趣學習小組(據興趣而定)。
七、教學模式及教學過程
教學模式媒體運用教學環節及教學過程設計思想及目的
創設情境
導入新播放錄像周總理參加傣族的“潑水節”1、情趣導入,誘導思維
(1)看錄像回答:
①這是哪個民族的盛大節日?
②周總理親自參加傣族的“潑水節”有
什么重大意義?
③傣族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2)自然導入:今天就讓我們師生一起
去“西雙版納”一游。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學生思維
實踐探究
合作學習
展示圖7.10西雙版納的地理位置
展示影響我國的夏季風
展示圖7.13景洪市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
展示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
聽錄音
展示圖7.12可愛的雨林動物
播放錄像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景觀
展示中國民族分布圖
播放錄像①小竹樓②孔雀舞③竹筒米飯④傣族“潑水節”
展示圖7.15西雙版納旅游景區和跨國旅游線路的分布
展示圖7.16,1991-2001年西雙版納旅游收入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占的比例
配音朗頌:“今日橄壩的傣家人”
播放錄像“歡樂的潑水節”
播放VCD《愛我中華》歌曲
播放輕音樂《小背樓》
展示圖7.17,旅游業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2、自定目標,調動思維
(1)自定目標;(2)完善交流學習目標。
3、自主學習,主體探究
(1)自讀自解;(2)相互解疑。
4、讀圖探究,培養能力
(1)讀圖分析,實踐探究
①西雙版納的位置?
②西雙版納和哪些國家接壤?
③西雙版納的地理位置有何優勢?
(2)生生互動,合作探究:分析西雙版
納的氣候及影響。
①西雙版納臨近北回歸線,為什么沒有
像同緯度的世界其他地方一樣,出現
熱帶沙漠景觀?
②西南季風是怎樣影響西雙版納的?
(3)小組互動,合作探究
①分析西雙版納的氣候和降水分布狀況
a、西雙版納最高月和最低月的氣溫值?
b、西雙版納的年平均氣溫值及氣溫分布
特點?
c、西雙版納年內各月的降水分布狀況及
降水分布特點?
②歸納探究:西雙版納的氣候類型、特
點及影響?
[過渡引入]:下面我們轉入對熱帶雨林景觀學習:
(4)欣賞探究
①熱帶雨林景觀有什么特征?
②西雙版納的獨特樹種有哪些?
③感悟西雙版納的獨特樹種的特點。
④讀一讀:望天樹、獨木成林等特有樹
種的特點。
⑤分析回答,良好的熱帶雨林景觀對發
展熱帶動物有何好處。
(5)幫困小組互動,培養興趣
①西雙版納主要有哪些熱帶動物?
②為什么西雙版納有“熱帶動物王國”
之稱?
③看錄像,感悟西雙版納豐富的熱帶動
植物資。
(6)運用探究,提高能力
①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是哪個省?
②西雙版納主要有哪些少數民族?
③這些民族的盛大節日有哪些?
④傣族的服飾、建筑風格、民俗風情有
何特色?
⑤感悟傣族的化特色。
(7)中心小組互動,提高興趣
①西雙版納有哪些豐富的資,可以發
展什么行業?
②假如你是一位旅行社的經理,請你向
人們宣傳西雙版納的旅游資優勢,
并寫出宣傳提綱。
[過渡]:西雙版納的旅游資豐富,它是怎樣發展起的呢?有哪些好處?前景怎樣呢?請共同學習“蓬勃發展的旅游業”。
(8)協作小組互動,發揮特長(學優生
先互動探究,后下小組指導)
①西雙版納原的經濟結構是什么?人
民生活水平怎樣?
②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經濟結構
有何變化?為什么?
③西雙版納發展旅游業有哪些資優
勢?
④西雙版納有哪些旅游景區和境外旅游
景區?境外旅游的線路有哪些?
⑤你能設計出最佳的西雙版納及境外旅
游路線嗎?試試看。最少設計5個旅
游景點,采用最近便的旅游路線。
(9)師生互動,分析探究
①1991-2001年各年西雙版納旅游收入
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占的比例各是多
少?其規律是什么?為什么?
②旅游業發展會有哪些好處?舉例說
明。
③旅游業發展迅速會帶哪些不利之
處?聯系家鄉“國家級太白森林公
園”旅游區說說。
④怎樣發揮當地資優勢,發展家鄉的
旅游業。
5、材料探究,分析提高
(1)收集有關西雙版納自然、人、旅
游、風情民俗方面的圖片、資料,
交流探究,潤物細無聲。
(2)感悟探究
①感悟傣家人的發展致富路
②感悟傣族“潑水節”的盛大場面與熱
烈氣氛。
6、擴展延伸,發展思維
(1)請你說一說
①西雙版納有何魅力,你感覺它最大的
魅力是什么?
②你還知道西雙版納的哪些自然風光美
景?
③你還知道西雙版納少數民族的哪些盛
大節日?民族風情?故事和傳說?
④你還會唱傣族或其他少數民族的哪首
歌曲?
⑤你還會跳西雙版納少數民族的哪些舞
蹈,亮一招怎樣?
(2)歌曲欣賞,思考探究
①歌曲的主旨是什么?
②黨的民族政策是什么?會帶什么好
處?
③舉例說明,五十六個民族團結和睦、共創未的事實。
7、體驗探究,想象感悟
(1)想象體驗
①想象自己去參與一次傣族的“潑水節”
②想象體驗自己那種歡樂、興奮的情形
及心情。
(2)聯系實際想象
我國五十六個民族團結和睦,積極向上,共建未的場景。
(3)生活體驗
你如果去西雙版納旅游,站在了傣族的竹樓上,向遠處眺望,或品償著傣家人的竹筒米飯,或和傣家人一起歡歌笑語,你此時此刻的心情和感受?
(4)人地協調體驗
假如你站在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中,你所看到和想到的……
8、活動探究,創新提高(興趣小組互動)
(1)請你做一做
①精彩一瞬:請你用一兩句經典的詞語,
為西雙版納做一個精彩的旅游宣傳廣
告,并配上一個優美的動作。
②閃亮舞姿,請你展示表演出你最拿手
的一兩個孔雀舞姿。
(2)角色扮演
①模擬表演
假如你是西雙版納的一名官員,商人,學生,賓館服務人員,銀行經理等,請從不同角度探究旅游業發展會帶哪些好處?
②運用探究表演
假如你是眉縣的一位縣長,旅游局長,交通局長,商人,建筑師,企業家,金融家,學生,普通公民,你準備怎樣開發眉縣的自然、人資,發展眉縣的旅游業,振興眉縣的經濟?
(3)請專家指導
①近年,西雙版納的旅游業發展呈下
滑趨勢,請你做專家,舉例分析西雙
版納旅游業的下滑與哪些因素有關?
②西雙版納旅游業下滑的原因是什么?
怎樣改進?
(4)請出謀獻策
請你以旅游局長、學者、商人、學生等不同行業的人士身份,從科學合理開發、利用,保護旅游資方面給西雙版納旅游局出謀獻招,怎樣揚其所長,避其所短,發展西雙版納的旅游業?
(5)請你當導游
“五一”黃金周期間,有一個旅游團要從西安出發,坐火車去西雙版納旅游,想請我們班的一名同學去當導游,要求:
①請你設計出最佳的旅游路線和乘坐的
交通工具。
②請你說出你沿途看到的自然風光和民
族風情。
③說出西雙版納的主要旅游景點及特色
旅游項目。
誰參與?誰競爭?誰當導游?
9、小結感悟,創造升華
暢談自己學習本節得到的啟示,感悟和收獲。
10、成果熱展
將自己在本節獲得的最大成功展示出,如學習目標的設定、學習態度、學習興趣、提出問題的精確,活動探究的成功,分析運用的準確,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合作意識的增強,收集材料廣泛與主題的突出。
11、自我調節,揚長避短
面向全體調動思維主體參與實踐探究
讀圖、析圖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面向全體調動興趣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
小組互動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和運用能力
欣賞探究
心靈感悟
激勵教育培養興趣給每個同學成功的機會
聯系已有知識,探究發現新知識“溫故而知新”
充分利用學生資,讓學生在興趣中探究提高。
生生、小組互動,極大發揮學優生的“小老師”作用,充分挖掘學生資
師生互動,營造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聯系實際,理解旅游業發展帶的好處,迅速發展家鄉旅游業
眼、耳、心、腦多種器官并用,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和感悟能力
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拓展拓深,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想象體驗感受西雙版納的自然、人和協美,建立正確的人地觀念。
陶冶情操
美化心靈
讓學生“做一做”,“跳一跳”,“演一演”,給學生展示的空間,調動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學以致用,提高能力,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
招賢納策,激發學生強烈的責任心和愛國情感。
暢談成功
感悟升華
盡情展示自己的成功,增強自信,強化興趣
總結得失,以人之長
補己之短
評價激勵
體驗成功 12、自我評價,發展個性
13、相互評價,分享快樂
14、師總評激勵,體驗成功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充分認識經過自己努力獲得成功的快樂。
讓學生共同分享并體驗被他人認定成功帶的快樂。
公正評價每一位學生每一個小小的進步,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快樂
八、教學反思:
優點:1、本節引領學生收集大量的西雙版納自然風光、民族風情等
方面的圖片、資料,并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探究活動,學習
掌握了西雙版納豐富的自然、人旅游資,培養了學生收
集、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實踐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2、面向全體,人人參與,調動了學生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參與
意識。
3、多媒體輔助,加強了直觀性,增大了容量,培養了學生的創
新能力。
4、實踐活動多,加強了學生興趣,培養了學生能力。
不足:1、堂容量較大,學生活動較多,堂時間較緊。
2、學困生參與探究活動的興趣還不太濃,個別學生跟不上整體
教學環節。
補救措施:1、科學合理的分配時。
2、個別輔導,注重學生差異,以賞識教育為主,增強學生自信,
注意學困生資的挖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chuer/39701.html
相關閱讀:西雙版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