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部分
1、《五柳先生傳》:
A、寫五柳先生性格的語句是: , ;性嗜酒,
; ,頗示己志。
B、寫五柳先生貧窮卻安然自若的語句是: , ;
, ,宴如也。
C、用古人的話評價五柳先生安于貧賤,鄙棄富貴的語句是:
, 。
2、《馬說》中寫伯樂對千里馬命運決定作用的語句是: ,
。寫食馬者愚妄無知的排比句是: ,
, 。點明主旨的語句是: 。
3、《送東陽馬生序》中寫作者不攀比吃穿,以書為樂的語句是:余則
, , , 。點明主旨的句子是: 。
4、《小石潭記》中從側面寫水清澈的句子是:潭中魚可百許頭, , , 。寫魚靜態的句子是: , ;寫魚的動態的句子是: , 。寫潭上幽深冷寂、孤凄悲涼氣氛的句子是:寂寥無人, , 。
5、《岳陽樓記》:
A、寫滕子京政績的語句: , 。
B、表明本寫作目的的句子: 。
C、寫洞庭湖全景的句子: , , , ;
,氣象萬千。
D、、寫“遷客騷人”“悲”的情懷的句子: , 。寫“遷客騷人”“喜”的情懷的句子: , 。
E、寫古仁人闊大胸襟的句子: , 。
F、寫作者偉大政治抱負的句子是: , 。
6、《醉翁亭記》
A、、本的破題句是: , 。
B、、寫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 。
C、寫四季景色的句子是: ,(春) ,(夏) ,(秋) 。(冬)
D、點明主旨的句子是: 。
7、《與朱元思書》:
A、總寫富春江的優美景色并表達作者贊嘆之情的語句是: ,
。
B、用比喻、對偶寫水勢急、猛的句子是: , 。
C、寫作者否定仕宦生活,企圖歸隱的語句是: , ;
, 。
D、從側面寫水清澈的語句是: , 。
(二)詩歌部分部分
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比喻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名句是:
, 。
2、《赤壁》借史事慨嘆自己生不逢時的名句是:
, 。
3、《過零丁洋》中表現作者“頭可殺而志不屈”的崇高氣質和視死如歸英雄氣概的名句是: , 。
4、《水調歌頭》中寫既蘊涵深刻哲理又表達作者豁達胸襟的名句是:
, , 。表達作者對遠方親人的美好祝愿的語句是: , 。
5、《坡羊•潼關懷古》中寫統治階級濫用民力和戰爭帶的災難,表達作者無限感慨(即點明主旨)的語句是: , ; , 。
6、《飲酒》中通過寫景表現作者閑適自得心境的語句是: ,
。
7、《行路難》中表現作者對發揮自己才能、實現遠大理想仍充滿信心的語句是: , 。
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杜甫表達了一個美好的祝愿(或表現作者飽覽民生疾苦,體察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的語句是: ,
, 。
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用春花喻冬雪的語句是: ,
。與“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語句是: , 。
10、《己亥雜詩》中人們常用贊美雖年事已高,仍為國家和人民奉獻余熱的人的語句是: , 。
11、《贈從弟》中贊美松柏經嚴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勵從弟在惡劣環境中要正氣凜然的語句是: , 。
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表現作者闊大胸襟又表現友情不為地域所隔的語句是: , 。
13、《送元二使安西》中以敘述的口吻、傳情的動作表達真摯惜別之情的語句是: , 。
14、《登幽州臺歌》中寫詩人獨立于悠悠天地之間,孤寂悲涼之情油然而生的語句是: , 。
15、《宣州?樓餞別校書叔云》中既表現作者詩興高遠,感情豪壯,又表達詩人對美好的理想的追求的兩句是: , 。
表現詩人綿綿無盡愁情的語句是: , 。
的語句是: , 。表現作者懷才不遇、意欲歸隱的語句是: , 。
16、《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寫春雨春草的“絕妙佳句”是: , 。
17、《無題》中寫戀人離別感傷的語句是: , 。現在常用比喻至死不渝、無私奉獻的語句是: ,
。
18、《相見歡》中常用形容人的煩惱無法排遣,或形容某些事情難以解決,無可奈何的愁苦無法言說的語句是: , , ,
。
19、《登飛峰》中說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或與“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小”有同樣意境)的語句是: , 。
20、《清平樂•村居》中寫清新秀麗農家生活環境的語句是: ,
。寫小兒活潑可愛的情狀的語句是: ,
。
八年級下冊古詩專題復習題
1、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五柳先生傳》(柳宗元)
2、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贈從弟》(劉楨)
3、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李白)
4、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酬天樂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水調歌頭》中對一切經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6、《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中表達作者懷才不遇、極度憂愁的詩句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7、詩中表達奉獻的句子: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己亥雜詩》(龔自珍)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無題》(李商隱)
8、 詩中表達積極樂觀的詩句: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10、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登飛峰》(王安石)
11、表達離愁的詩句: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己亥雜詩》(龔自珍)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相見歡》(李煜)
1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寫出詩中還能表達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的送別詩句是:“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13、在所學的詩中,反映作者同情勞動人民的疾苦的句子有: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坡羊 潼關懷古》(張養浩)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岳陽樓記》(范仲淹)
14、《過零丁洋》中表明作者忠心不改、大義凜然、舍生取義的句子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祥)
15、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赤壁》(杜牧)
16、《行路難》(李白)表現作者對前途充滿信心的詩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7、巴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酬天樂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8、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過零丁洋》(天祥)
20、蘇軾在《水調歌頭》中集中詞人對親人的懷念、祝愿和慰籍的詞句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詞中蘊涵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21、《坡羊 潼關懷古》(張養浩)中以動寫靜的句子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22、《過零丁洋》中的千古名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3、《與朱元思書》(吳均)中描寫水尤為清澈的詩句是: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24、《酬天樂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一詩中,包含詩人無限心酸,流露出內心的憤懣不平的詩句是:“巴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詩中運用典故的詩句是:“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詩中有一聯是千古名句,現在常用它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這兩句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25、《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聯想的詩句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26、《過零丁洋》中,概括地寫出詩人被捕前的全部經歷的詩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寫出國家和個人的境遇的詩句是:“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概括兩次抗元,遭受失敗后的心情的詩句是: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表示詩人誓死報國,表現詩人崇高的愛國情懷與堅貞的民族氣節的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7、《水調歌頭》中,通過寫明月表達對人生美好愿望的句子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直接寫明月的詩句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富有人生哲理的詩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此事古難全”中的“此事”指:人的“歡”“合”和月的“晴”“缺”;寫出詞人內心矛盾的句子是:“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28、《坡羊 潼關懷古》(張養浩)中,暗示潼關是兵家必爭之地的句子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河表里潼關路;中寫人駐遠望、感慨橫生句子是:望西都,意躊躇;曲中的主旨句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29、《飲酒》(陶淵明)中寫出面對美景而神往的詩句是: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詩中表現作者愛菊的詩句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表明詩人決意擺脫塵世的干擾,過閑適恬靜的生活的詩句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30、《行路難》中,表現詩人的政治出路遭堵塞的詩句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暗用典故的詩句是:閑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表達詩人終將沖出苦悶,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一天會實現的句子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31、《與朱元思書》中作者發表議論,流露出對鄙視名利,愛慕自然、歸隱避世的情感詩句是: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
32、《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中,寫出詩人從沉思中振著起的句子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表現作者無私奉獻精神的語句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33、《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中,從視覺角度,色彩鮮明、紅白相映的句子是: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寫北方風狂雪早的詩句是: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以春花喻冬雪的詩句是:忽如一夜春風,千樹萬樹百花開;寫沙漠冰封、愁云慘淡的景象的詩句是: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與“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意境相似的詩句是: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詩中從側面反映天氣異常寒冷,戰爭非常殘酷的詩句是: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34、《小石潭記》中,能夠反映作者心境感傷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35、《岳陽樓記》(范仲淹)中,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現遷客騷人因物而悲的兩個四句是: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亦矣;表現遷客騷人因物而喜的兩個四句是: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亦矣;中動靜結合,描寫洞庭湖 月夜美景的句子是: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碧;表達作者政治抱負的句子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敘述滕子京政績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中“進亦憂”“退亦憂”中的“進”與“退”分別指:“進”指居廟堂之高,“退”指處江湖之遠;描寫岳陽樓之大觀景象的句子是:銜遠,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36、《醉翁亭記》一中的主旨句是: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寫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之間也;寫間早晚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瞑;描繪四季景色的句子是: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間之四時也。
37、《與朱元思書》中,總領全的句子是:風煙俱凈,天共色;寫江上放舟自由情態的句子是: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概括地贊嘆富春江江景的句子是:奇異水,天下獨絕。
38、《馬說》(韓愈)一中的主旨句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描寫千里馬終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寫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或懷才不遇的人時常感嘆的句子)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能體現千里馬被埋沒的具體表現的句子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才材,鳴之不能通其義。
39、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表達真摯惜別之情的詩句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40、描寫春草遠看一片綠近看卻又若隱若現的詩句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成語的正確使用
[成語知識一] 容易用錯的成語
對成語的使用,由于很多時候人們已習非成是,這就給正確判斷帶相當大的難度。下面梳理出在日常生活中極容易用錯的成語40例,供大家復習。同時,大家中依此思路,注意這類成語的用法,以不斷強化積累。
1 曾幾何時:表示“過去沒有多久”。常誤用為“曾經”“不知何時”。
2 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學”為名詞,常誤作動詞。
3 不可理喻:指“無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誤用為“不可思議”。
4 不以為然:指“不認為是正確的”。常誤用為“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
5 守株待兔:貶義詞,指“不主動努力,心存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常誤形容公安干警的機智。
6 耳提面命:褒義詞,形容師長殷切教導。常誤用為貶義詞。
7 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形容的“悲”。常誤用為形容寫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詞,指對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常誤用為表示自己對他人的幫助。
9 蹉跎歲月:指虛度光陰。常誤用形容“歲月艱難、艱苦”。
10 名噪一時:指在當時很有名聲。常誤用為貶義詞。
11 始作俑者:指某種壞風氣的創始者。常誤用為貶指。
12 不勝其煩:貶義詞,指不能忍受其煩瑣。常誤用為“不厭其煩”。
13 腦無城府:指為人坦率,褒義詞。常誤用形容“貶義詞”,貶義詞。
14 身無長物:指人貧困。常誤用形容沒有特長。
15 目無全牛:指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手,易誤作缺乏整體觀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藝高超,常誤用為形容自然景觀。相類似的還有“巧奪天工”。
17 求全責備:指對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帶賓語,與此類似的還有“漠不關心”。
18 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愿聽取別人的意見。易誤用為形容人專心,沒有聽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誤用為形容田園生活。
20 卓爾不群:形容非常優秀,超出常人。易誤用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高超。易誤用為形容聽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易誤用為“進入”。
23 如坐春風: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與“景物”無關。
24 對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審問。易誤解為“爭論,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賓:特指夫妻相敬相愛。另有“舉案齊眉”。
26 走馬觀花: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強調過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強調結果。
27 師心自用:形容固執已見,自以為是。易誤用為“善于學習借鑒,為我所用”。
28 安土重遷:安居故土,不愿隨便遷往別處。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誅:形容罪大惡極,與“死有余辜”同義。易誤解為罪行還沒有達到被殺的程度。
30 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易誤解為“沒有成功”。
31 無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壞事)。與此相類似的還有“無所不為”。
32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難或遭受挫折時能泰然處之,跟平常一樣。與此類似的還有“泰然自若”。
33 侃侃而談: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談(形容談論不倦或說話動聽)相混。
34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誤指吞吞吐吐。
35 首鼠兩端:形容遲遲疑不決或動搖不定。易誤解為行為前后不一致。
36 處心積慮:千方百計盤算,貶義詞。常誤解為“殫精竭慮“(用心精力,費盡心力)。
37 側目而視:形容畏懼而又憤恨,易誤解為尊敬。
38 望塵莫及:比喻遠遠落后。易和“鞭長莫及”(指力量達不到)混用。
39 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針、政策。易和“改弦易轍(比喻改變方向或做法)混用。
40 不知所云:不知說的是什么,指語言紊亂或空洞,它指的是說話人。易誤解為“聽者沒有理解”。
[成語知識二]:易混淆的成語
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時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倫不類:在形容人時多指人的著裝不得體。
2、魚目混珠:比喻拿假的東西冒充真的東西。
魚龍混雜:比喻壞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觀:形容事物繁多、豐富多彩。
洋洋灑灑:形容或談話內容豐富、連續不斷。
4、春風化雨:適宜于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滿城風雨:非指自然界的風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經傳出,到處議論紛紛。
5、蹉跎歲月:虛度光陰與歲月。
崢嶸歲月:不平凡的歲月。
6、侃侃而談: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褒義。
振振有詞: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說個不休。貶義。
7、學富五車:形容人讀書多,學問大。
汗牛充棟:形容書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動聲色:不說話,不流露感情。形容態度鎮定。
無動于衷:心里一點也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動心。
9、望其項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望塵莫及:比喻遠遠落后,趕不上。
10、息息相關:比喻關系密切。
休戚相關:比喻關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揚湯止沸: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釜底抽薪: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12、一發而不可收:一旦開始便不能停止。
一發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成語知識三]:近義成語辨析
1 聳人聽聞 駭人聽聞: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實使者震驚”,后者則指“事本身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2 如虎添翼 為虎添翼:前者指“使強的更強”,一般用于人或組織,帶褒義。后者比喻“給惡人做幫兇,助長惡人的勢力”,帶貶義。
3 養癰遺患 養虎遺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壞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還可以指人的錯誤或錯誤思想等。
4 無所不能 無所不為:前者是褒義詞,指“什么事情都會做”;后者是貶義詞,形容“什么壞事都干得出”。
5 無微不至 無所不至:前者是褒義詞,指“待人細致周到,體貼入微”;后者是貶義詞,形容“做事無法無天”。
6 迫不及待 刻不容緩:二者都形容“緊迫、不能等待”。但前者用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則形容事情緊迫,必須立即去做。
7 因勢利導 順水推舟:二者都有“順應趨勢辦事”之意。但前者用于褒義,偏重于“加以引導,使其走上正路”;后者為中性或貶義詞,偏重于“靈活改變原的主張”。
8 披肝瀝膽 肝膽相照:二者都有“坦誠”意。但前者用于表示個人對集體、對祖國、對黨、對人民忠誠,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間或組織之間的真心相見、坦誠相處。
9 貌合神離 同床異夢:二者都表示“表面關系不錯,實際有兩條心”之意。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時偏重于“離心離德”;后者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10 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別看待:之意。但前者是作橫向比較,表示看待某個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縱向比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1 望梅止渴 畫餅充饑: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雖有空想但無行動,后者表示雖有行動但不能解決問題。
12 色厲內茬 外強中干:二者都指“外表強大而實質空虛”;但前者用于書面語,指精神狀態。后者常用于口語,指力量。
13 濫竽充數 魚目混珠: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但前者還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謙。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謙。
14 川流不息 絡繹不絕: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車馬、船只往頻繁”。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
15 渙然冰釋 煙消云散 化為烏有 化為泡影:四個成語都表示“消失”,但它們適用的對象不同,依次為“嫌隙或誤會”、“事情或情緒”、“具體事物或念頭”、“希望與打算以及諾言”等。
16 視而不見 熟視無睹:兩詞均指“看見就像沒有看到一樣”。但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見就像沒有看見,或裝作沒看見”;后者偏重于“漫不經心,不重視”,并有“經常看見”之意,程度較深。
17 參差不齊 良莠不齊:二者都指“不整齊”。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壞人本質有別。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長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壞事混在一起。
18 不脛而走 不翼而飛:二者都有可指“不經推廣宣傳就迅速傳播”,后者還可能指東西突然無故丟失。
19 步履維艱 寸步難行:二者都有可指“行走十分困難”。便前者一般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而后者還可以比喻處境困難。
20 飽經滄桑 飽經風霜:二者都可指閱歷深。但前者側重于“經歷許多世事變化”,后者側重于“經歷長期艱難困苦生活的磨煉”。
21 耳聞目睹 耳濡目染:二者都有“耳聽眼看”的意思。但前者強調親自看到親自聽到,突出其真實性。后者則強調經常看到聽到并不知不覺地受到深刻的影響。
22 背道而馳 南轅北轍:二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但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后者指人的行為和目的相反。
23 不堪設想 不可思議:二者都有“不能想像”之意。但前者適用于嚴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適用于奇妙深奧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
24 信口雌黃 信口開河:二者都指隨口亂說。但前者語意較重,指妄加評論、誣蔑和捏造事實;后者語意較輕,指說話不假思索或漫無邊際。
25 大海撈針 海底撈月:二者都指白花力氣。但前者比喻目的雖很難達到但仍有達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達不到,只是白費力氣。
言中的成語
•溫故知新:溫習舊的知識而得到新的認識和體會。也指重溫歷史可以認識現在。(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十則》)
•不恥下問: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也。——《論語十則》)
•三人行必有我師:在一起行走的許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十則》)
•諱疾忌醫:有病不肯說,又怕見醫生。比喻有了錯誤、缺點,生怕別人批評指出。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無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發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扁鵲見蔡桓公》
•柳暗花明:指環境或境界的驟然轉變。多指由逆境轉為充滿希望的順境。(柳暗花明又一村。——《游西村》)
•撲朔迷離:模糊不清,很難辨別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錯綜復雜,不易看清底細。(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木蘭詩》)
•熟能生巧: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無他,但手熟爾。——《賣油翁》)
•世外桃: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樂而環境幽美的世界,現在用以比喻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地方。(《桃花記》)
•豁然開朗:一下子現出開闊明朗的境界。(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桃花記》)
•無人問津:沒有人問渡口了,比喻沒有人再嘗試或過問。(后遂無問津者。——《桃花記》)
•吳下阿蒙:比喻缺少學識,才干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孫權勸學》)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士別當日,即更刮目相待,——《孫權勸學》)
•龐然大物:形容體積大而笨重的東西。現在多用形容外強中干的事物。(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黔之驢》)
•黔驢技窮: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已經用完。(《黔之驢》)
•老驥伏櫪:老了的好馬,伏在馬房中卻還想去跑千里的遠路。比喻人雖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壯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龜雖壽》)
•頭活水:比喻生活氣息濃厚,也指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泉。(為有頭活水。——《觀書有感》)
•愚公移: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難。(《愚公移》)
•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比喻目光敏銳,連極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閑情記趣》)
•揮汗成雨:大家用手抹汗,灑出去就像下雨一樣。原形容人多,后也形容出汗多。
•比肩繼踵:肩膀靠肩膀,腳尖碰腳跟。形容人多,擁擠。
•張袂成陰:張開衣服袖子就能遮住陽光,形容人多。(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晏子故事兩篇》)
•不求甚解:原指讀書時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個大概。現在多指學習不認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況不深入。(好讀書,不求甚解。——《五柳先生傳》)
•犬牙交錯:形容交界線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齒那樣參差不齊。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小石潭記》)
•畫蛇添足: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有害無益。(《寓言四則》)
•買櫝還珠:取舍失當,舍本逐末,是極不可取的。(《寓言四則》)
•濫竽充數:沒有本事的人混在有本事的人中間湊數,終會露餡。(《寓言四則》)
•塞翁失馬:在一定的條下,好事可能變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變為好事。(《寓言四則》)
•鴻鵠之志:比喻遠大的志向。(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披[被]堅執銳:身披堅硬的護甲,手上拿著銳利的兵器。比喻投身戰斗。(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家》)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圖。(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之間也。——《醉翁亭記》)
•水落石出——《醉翁亭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義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違背正義則必然陷于孤立。(《孟子二》)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憂愁患害能使人奮斗而獲得生存,安逸快樂使人沉迷于享樂,反而容易導致死亡。(《孟子二》)
•百廢俱興:指任事振作有為,凡有荒廢者,皆整理興舉起。(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氣象萬千:謂景象宏偉絢麗,非常壯觀。(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心曠神怡:心胸曠達,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舍生取義:為正義事業而犧牲生命。(舍生而取義者也。——《魚我所欲也》)
•簞食壺漿:(老百姓)用簞盛了飯,用壺裝了湯歡迎他們所擁護的軍隊。后用以形容軍隊受歡迎的情況。(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隆中對》)
•一鼓作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勇氣。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
•再衰三竭:形容士氣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劌論戰》)
•轍亂旗靡:車跡錯亂,軍旗倒下。形容軍隊潰敗——《曹劌論戰》
•三顧茅廬:東漢末,劉備三次往隆中(名,在今湖北襄陽)聘請隱居于草廬的諸葛亮出幫助打天下。后用指誠心誠意再三邀請或訪問。(《出師表》)
•妄自菲薄:不知自重,輕視自身價值。(《出師表》)
八下語名著導讀及相關練習:《西游記》
吳承恩,明代小說家。
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一起保護唐僧取經等三大部分組成。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戰勝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功成圓滿,終成正果
唐僧:身材高大,舉止雅、性情和善,佛經造詣極高。他西行取經遇到九九八十一難,始終癡心不改,在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最后被封為“旃檀功德佛”。
孫悟空:他由仙石化成,手持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縮的金箍棒,能夠72變,一個筋斗十萬八千公里。他被投入太上老君的煉丹爐煉了49天,反到煉出一雙火眼金睛,能識破一切妖魔鬼怪。他嫉惡如仇,不怕困難,堅忍不拔,英勇無畏,取經后被封為斗戰勝佛。
豬八戒:本是仙屆的天蓬元帥,因醉酒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長成一副長嘴大耳、呆頭呆腦的形象。一方面他好吃懶做,見識短淺,一遇困難就嚷著要散伙,愛占小便宜,耍小聰明,貪戀女色,常因此出丑,成為惹人發笑的喜劇形象。另一方面,他也還不失忠勇和善良。在與妖魔斗爭中,他總是揮舞釘耙,勇猛戰斗,是孫悟空的得力助手。而而且他能知錯就改,還算淳樸憨厚,自有可愛之處。最后被封為“凈壇使者”。
沙和尚:保護唐僧西天取經路上,任勞任怨,忠心不二,取經后被封為“金身羅漢”。
事:1、孫悟空大鬧天宮;2、三打白骨精;3、車遲國斗法;4、女兒國遇難;5、真假美猴王;6、智取紅孩兒;7、三調芭蕉扇等、
主要內容:本書主要描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和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等故事,贊揚了以孫悟空為主的師徒四人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可貴精神。
閱讀感受:①這部小說善于說故事,可讀性強;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物使人過目不忘;③全書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大膽奇特的夸張。
相應練習:
1、《西游記》中孫悟空從菩提祖師處學到 等神通,又從龍宮索取 作為兵器,因大鬧天宮被 壓在五行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觀世音菩薩規勸皈依佛門,給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 。
2、在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途中,機智靈活、疾惡如仇的是 ;憨態可掬、好耍小聰明的是 ,法名是 ;忠誠老實、勤勤懇懇的是 。
3、《西游記》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 、大鬧 、真假 、三借 。
4、古典學名著《西游記》中,孫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節是 :
5、《西游記》全書共 ,孫悟空自號
6、請寫出《西游記》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個回目的題目:
7、填人名,補足歇后語。
(1)( )照鏡子——里外不是人(2)( )豬八戒見高小姐——改換了頭面(2)()鉆進鐵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8、從下面《西游記》人物中任選一個,寫一則近50字的人物簡介。(5分)
孫悟空 豬八戒 白骨精 紅孩兒
9、讀了《西游記》后你感受最深的一點是:
10《西游記》中,師徒一行經過千難萬險,終于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佛封為___________、孫悟空被封為_________ 、豬八戒封為____________、沙僧封為____________和白龍馬封為____________ 。
11、《西游記》全書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寫________的故事,是全書的精華部分,表現孫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寫______ ___的歷、魏征斬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經的緣起;第13回-----100回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有人對《西游記》道:“陽光燦爛_________,百變猴頭_________,憨厚老成_________,阿彌陀佛是_________。漫漫西天取經路,除妖斗魔顯真功。若問是誰普此畫,淮安才子吳承恩。”
13、某校初三(2)班同學在閱讀《西游記》時,對唐僧這個人物有兩種不同看法,為此語老師組織了一場辯論。假如你是反方,針對正方辯詞該怎么說?(3分)(2005年湖北黃岡)
正方:我方認為,唐僧能歷盡千辛萬苦去西天取經。他意志堅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從沒有動搖取經的決心;他心地善良,有仁愛之心,即使誤放妖魔,也不愿傷及無辜;他不求名,不貪財,是一個可親可敬的人。
反方: 14、、某校初三(6)班同學在閱讀《西游記》時,對豬八戒這個人物有兩種不同的看法,為此語老師組織了一場辯論。假如你是正方,針對反方辯詞該怎么說?(2005年湖北黃岡改區)
反方:我方認為,豬八戒好吃懶做,見識短淺,在取經的路上,意志不堅定,遇到困難就嚷嚷著要散伙。而且還經常搬弄是非、耍小聰明、說謊,又愛占小便宜,貪戀女色。是一個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
15、“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魯迅語)《西游記》刻畫的眾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請參照示例,另舉一例,具體說明這一特點。
示例:鐵扇公主因為與孫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還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親情,同時也顯示出她胸襟狹隘。
16、《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是我們大家比較熟悉的藝術形象。請根據你的閱讀體會,說出他令人贊賞的一種精神,并舉例證明。語言要簡潔。
17、《西游記》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18、列舉《西游記》唐僧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經歷的磨難,舉四個即可。
19、《西游記》的作者運用了________________手法描繪了一個奇妙的神話世界,花果水簾洞洞口的對聯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全書充滿了天馬行空的 和大膽奇特的 。 例如:
《海底底萬里》
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最著名的小說之一。
凡爾納母親的家族中有許多是航海家,他的啟蒙教師還是一位船長的遺孀。幼小的凡爾納一直向往著遠航探險。11歲時,為了給表妹買一串貝殼項鏈,他悄悄登上了一艘開往印度的郵船。不料中途被父親截了回,挨了一頓揍。在家里,他留著淚向父親發誓:“以后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正是這樣的,使得凡爾納一生博覽群書,在幻想中遨游世界,從而創作出了許多著名的科幻小說,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的之父”。
《海底底萬里》是凡爾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三部是《神秘島》。
書中的主人翁是自然科學家阿羅納斯,他和同伴康塞爾、尼德•蘭,在一次海洋追捕中,意外地登上了“鸚鵡螺號”潛水艇,從而開始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探險。“鸚鵡螺號”的主人尼摩船長是個性格陰郁、知識淵博的人,在短短的不到10個月的時間里,他們一道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紅海、地中海、南極海、北冰洋,航程約兩萬里。這期間,他們目睹了無數的海底奇觀,發現了海底煤礦和沉船的寶藏,與大鯊魚、魚博斗,擊退土著人的圍攻……等等。憑著堅忍的意志與過人的智慧,教授和同伴終于返回了自己的國家。但是“鸚鵡螺號”自此也神秘地消失了……
《海底兩萬里》一書,情節跌宕起伏,懸念叢生,具有強烈的可讀性,而且書中還包含了大量的地理、歷史、生物、物理、地質、氣象方面的知識,小讀者在閱讀引人入勝的歷險故事的同時,還能夠輕松地獲取科學知識,這種完全自然的知識啟迪方式也是本書的精妙這處。他的小說由于具有科學科學而令人信服,因而不但能夠激發人們對科學的興趣,而且更能啟發人們的思考,使他們大膽地幻想未的遠景。
相關練習:
1、《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純虛構的科幻小說,你覺得這部書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書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經變成現實,通過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說與科技發展的某些關系嗎?
2、《海底兩萬里》是 (國家) 的作品,他被譽為“ ”。
3、凡爾納的三部曲分別是:
。
《名人傳》
羅曼•羅蘭,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
作者痛感當時的歐洲是一個騷動不安、彌漫著腐敗風氣的社會,是一個需要偉人的社會,為此寫作了《名人傳》。小說敘述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贊美了他們的高尚品格和頑強奮斗的精神。
貝多芬,他的音樂受到歡呼,他的困難卻幾乎無人問津,在生命的末日寫出了不朽的《歡樂頌》。
米開朗琪羅,每從事一項工程,都必然遭到一批小人的嫉妒和怨恨,他同貝多芬一樣終身未婚,沒有能享受到真正的愛情。他直到臨終前幾天還整天站著塑像,終于留下傳世杰作。
托爾斯泰,要面對整個貴族上流社會,以至被教會開除教籍。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擺脫貴族生活的決心。
閱讀感受:①人生難免會遇到磨難,生活也并非充滿了鮮花和歡樂;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克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困難;③評價人物要看人的品質和價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相應練習:
1、我國先哲孟子說:“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在《名人傳》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體現,請以其中一個人為例,說說他是如何在行動中體現孟子這句話的。(要求寫出人命和具體事例,不少于30字)
2、在西方,提起著名的傳記作家,人們首先舉出的是古代希臘史學家布呂達克,著有《名人傳》,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偶然翻閱此書,從中找到了可以幫助他忍受疾病痛苦并戰勝痛苦的精神安慰。羅曼•羅蘭由此得到啟發,他計劃編寫一組大人物傳記,以安慰和鼓勵那些不幸的人們,使他們振作起,和命運作斗爭,從________和________的角度,改造社會。
3、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名人傳》包括了《貝多芬傳》、《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傳記。其中,___________(人名)飽受耳聾折磨。
《西游記》參考答案:
1、七十二變、筋斗云,如意金箍棒,如佛祖,孫行者。2、孫悟空;豬八戒,豬悟能;沙僧。3、白骨精、天宮、美猴王、芭蕉扇。4、大鬧天宮。5、一百回,美猴王。6、如: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7、豬八戒、豬八戒 孫悟空8示例一:孫悟空——法號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會七十二變、騰云駕霧。一雙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偽裝的伎倆;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使用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他占花果為王,自稱齊天大圣,因大鬧天宮被如佛祖壓在五行下五百多年。后經觀世音菩薩點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上降魔斗妖,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成正果。他嫉惡如仇,英勇無畏,取經后被封為斗戰勝佛。
示例二:豬八戒——法號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逐到人間,錯投豬胎。他會變身術,能騰云駕霧,使用的兵器是九齒釘鈀。后被孫悟空收服,一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力氣大,但又好吃懶做,愛占小便宜,貪圖女色,經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難分敵我。他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為唐僧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是個被人們喜愛同情的喜劇人物。
示例三:白骨精——白骨精又叫白骨夫人,是唐僧西天取經途中遇見的少有的女妖精,使用雙劍,武藝出色,善于變化,詭計多端。她想吃唐僧肉,先變成十六七歲的漂亮少女,再變成一個八十歲的老婆婆,后變成年邁力衰的老翁,均被孫悟空識破,于是使出離間計,迫使唐僧逼走孫悟空,把唐僧捉住。在唐僧險遭殺身之禍時,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多番變化,幾經爭斗,白骨精終于被打得露出原形。
示例四:紅孩兒——紅孩兒號圣嬰大王,住在號枯松澗火云洞。紅孩兒是他的乳名,是牛魔王的兒子,鐵扇公主養的小妖怪,使用一桿八丈火尖槍,武功非凡,又在火焰修練三百年,練成三昧真火,口里吐火,鼻子噴煙,十分了得,經常與人赤腳打斗。紅孩兒聽說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用狂風卷走唐僧,用計騙擒八戒。孫悟空戰之不勝,請觀音菩薩,收服了紅孩兒。后他做了觀音菩薩的善財童子,終成正果。(基本內容較完整,3分;字表述通順,2分。說明:基本內容較完整,指對某一學人物的基本情況說明得比較清楚,可從人物經歷、性格特點或某一故事情節上介紹,無須面面俱到,字近200字。)
9、①這部小說善于說故事,可讀性強;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物使人過目不忘;③全書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大膽奇特的夸張。10、唐僧——旃檀功德佛;孫悟空——斗戰圣佛;豬八戒——凈壇使者;沙僧——金身羅漢;白龍馬——八部天龍馬11、大鬧天宮、唐僧、唐僧師徒取經途中歷經81難和師徒終成正果,帶經回東土大唐12、豬八戒、孫悟空、沙和尚、唐僧13、我方認為,唐僧的仁愛之心是虛偽的,在懲罰為他一路降妖除魔的孫悟空時,毫不手軟;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經的路上,人妖不辨,經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是一個毫無原則、是非不分、固執己見的人。(3分,答案不惟一,反駁有針對性,扣住“固執己見”、“人妖不辨”,言之有理即可) 14、正方:我方認為,豬八戒能吃苦耐勞,對師傅忠心耿耿。在與妖魔的斗爭中,他總是揮舞釘耙,勇猛戰頭,是孫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錯能改,樂于助人,是一個忠勇善良、淳樸憨厚的人。(2分,理由要符合人物特點,表意清楚即可。)15、16、例: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 如大鬧天宮 或與惡勢力斗爭的精神 如三打白骨精,17、昏庸無能,不辨忠愚。對封建統治者的嘲諷蔑視,對黑暗社會的尖銳諷刺、嘲笑和批判。18、黑松林遇黃袍老怪;黃風嶺遭黃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紅孩兒搶走唐僧;平頂花洞太上老君煉丹童變成妖精等。19浪漫主義、"花果福地,水簾洞洞天20《西游記》、大鬧天宮等。
《海底底萬里》參考答案:
1、示例:海底世界充滿異國風情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海底潛艇,人類登月、太空飛行都已成為現實。科幻小說往往也是科學研究基礎上的的推理和預言。2、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的之父”3、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二部是《海底底萬里》,第三部是《神秘島》。
《名人傳》參考答案:
1、貝多芬不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發展到耳朵失聰。可是這位自尊心極強的音樂家仍然相信,“誰也無法戰勝我,我要死死握住命運的咽喉。”他憑著超凡的毅力和奮斗精神,從事音樂的創作,寫出《第九交響曲》等傳世之作。2、精神和道德3、《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貝多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www.sxccs.com/chuer/34206.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復習學案